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8 18:31: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地理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教学反思合集15篇

地理教学反思1

  本周是开学第3周,教学工作一切正常,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师们、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同时学校领导也针对上学期的得失,对本学期也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没有经验的地理老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上新课之前,就要把同步、课本、以及填充图册上的内容都要认真的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积极搞好集体备课,有不懂得问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做到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

  同时要求学生上课之前提前预习,有不懂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和老师共同解决。上课一同步和课本为主,课上解决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及时补充完整。然后课下再把填充图册及时完成。小组长带领着一起统一好答案。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了,兴趣提高了,同时成绩也提高了。

  总之,老师、同学齐心协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相信成绩会一步比一步好起来的,这一次成绩虽然全县提高了几个名次,但是成绩还不理想,比比同学科的成绩,成绩还远远不够。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更严厉的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问题都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

地理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负责担任学校的旅游班的“中国旅游地理”的任课老师,在担任授课老师的一个学期里,现将本人的教学心得叙述如下:

  1、本班的学生是从事旅游工作的学生,未来将全国各地带团旅游,对中国各个地方的旅游景点了解应当多而丰富。针对学生的这样的特点,我在讲解中国旅游点的时候,分成了各个大块:包括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每讲解一个地理区域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杂技团是否到过那里表演,在那里观赏了哪些景点,有哪些和我们身边不同的习俗和习惯,那里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很有兴趣,因为自己亲自体会过的,这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具体的事物在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就会在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2、中国的景点很多很丰富多彩,每个学生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亲身体会过。所以我的课程就要和电影以及电视风景记录片相互结合了,在边讲解的时候边播放相关的`风光片,虽然学生没有去过那里,但他们会被那里的风景吸引,会有想去看看的想法,也会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那里的地理风貌是这样的的?为什么那里有这样的习俗和语言呢?为什么那里的土壤颜色是红色的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我就在回答与设问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书本中,也可以在其他的一些资料中,学生在欣赏风光片的时候,也同时有所收获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利用地图和地理物件,这样在到陌生城市旅游的时候能够运用地图,在野外的时候如果迷路能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4、对南京的了解:南京是古都,南京有许多的风景名胜点,是让学生了解最好的资料和财富。让杂技班的学生了解南京城,既是对我们城市的认同和了解也是对我们城市的丰富的底蕴产生很强的自豪感。

  以上是我一个学习授课的心得体会,我觉得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会很多的知识,这样地理知识才会很全面和完整,也才识真正的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反思3

  第一次接触“三五五”教学模式,感觉它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的完成学案导学问题,并通过应用课来延伸拓展基础课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巩固课实现了学习目标的检查和落实。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感觉“三五五”教学模式实际应用起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在我们要求学生展示学案问题和达标训练答案时,要么要求某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要么让学生抢答,其他同学到底做的怎么样呢?而且一些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也不积极参与或者根本不参与,或者以讨论问题为名说说笑笑,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没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教师又该怎么做呢?怎样让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真正的融会贯通,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的思考,踊跃的回答问题是我们今后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

  2、对于学习上不积极、思想上有问题的同学,我们应多找其谈心指导,但是由于晚自习第三、四节教师也必须在教室看自习。所以老师们根本没时间找学生。

  改革之初总是艰难曲折的,新的教改模式要想真正很好的推行落实并且效果显著,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去积极的倡导和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吃深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反复反思,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

  一、加强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习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二、创新训练方式,促进主动应用

  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习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1.精编精选练习。练习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应涵盖每章节的基础知识,既有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基础题,也有培养能力的难易适中的提高题,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导向性。

  2.突出变式训练,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地理教学反思4

  今天上的是初一级的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堂课课堂纪律很好,基本没有捣蛋的同学,这节课的最大问题是老师本人。这节课的难度中上,在缺乏教学工具的情况下,更难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各板块的运动。所以给教师下了难题。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沧海桑田”的传说引入本节课,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是否存在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图2。10、2。11、2。12,探讨海陆变迁的现象,及海陆变迁的原因。

  接着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的故事,及通过图2。16、2。17共同探讨大陆漂移的证据,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理论。

  (对于本知识点的引出,缺乏自然,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引导)

  通过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理论分为三个方面:1、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的运动;3、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动活跃。

  总体上,本节课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改进的要点:增加幽默感,提高课堂气氛;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升;提高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地理教学反思5

  《中东》分了两个课时,以第一课时为例,对《中东》进行教学反思。本节分了三大部分,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和梳理归纳、练习题。

  在讲地理位置时,通过学生动手描画北回归线,可以清楚地掌握中东所处的温度带,既让学生双手动起来,又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由“三洲五海之地”,让学生找五海的位置,并进行知识回顾,五海中有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做到了温故知新。本节课的重点是石油运输航线,在进行讲解前,介绍了两个海峡,一个是被西方誉为“海上生命线”的霍尔木兹海峡,一个是欧、非分界线的直布罗陀海峡。根据图8.6,给出了三条航线,首先让学生们自己在学案上进行填写,遇到问题,小组间可以相互讨论。然后,我进行了一下教学示范,引导学生,将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地区说了一遍。接着,找了两位学生,来到讲台前,按照地图上所画的航线来说明输油的路线和到达的地区。通过这个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各个地理事物,和中东的石油输出地。

  通过《中东》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应该多给学生们上前展示的机会,通过两位学生对航线的描述,我发现在座的`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而且一旦上台展示的学生出现了错误,底下的学生就会给予指正。这种学习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符合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地理教学反思6

  这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整个年级的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八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其资料主要是中国地理第一至四单元。包括“居民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等。我期望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经过提问我才发现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十分薄弱。于是,我经过与各班主任教师、部分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经过上期的期末检测成绩,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为他们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

  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明年地理学科要参加统考的实际情景,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备考意识,并在教学时数、教学进度上提前安排。据此,本学期除完成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任务外,还将组织学生学习下册课本的部分资料,为复习奠定基础。

  二、自觉落实教学常规

  1、由于自我是一名“非专业”的地理教师,要真正具备相应的学科教学本事,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认真研究教材及学生,悉心查阅资料,学习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有时,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教师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平日里,积极利用网络和配套教学光盘,查找、整合课程资源,为上好一节课作有效的准备。

  2、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上,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的出现。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本事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课堂学习实效。训练题力求让学生当堂完成,对突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应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觉得它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职责、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因为,作业是与他们最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像5班的谭家杭同学,上学期期末地理考试不及格,而本学期他对地理产生了新的兴趣,作业做得认真了,成绩也提高了,每一次测验都在及格以上。这与我对他的激励和“作业交流”是分不开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基本上不划“_”,针对错题我或画上一个圆圈,或在题的旁边划上一个“?”,有时也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告知学生应当怎样避免错误。

  4、除教学随堂评价外,力求适时进行单元构成性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有时成绩不尽人意,但我没有放弃期望。因为许多同学不仅仅是地理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有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显然还有些难度。尽管如此,我仍然以积极的心态,坚持培优辅差。且盼望期末有一个好结果。

  三、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1、自觉进行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优质课竞赛、教育技术本事大赛等校本研究活动。虽然自我的水平和本事比不上许多优秀教师,偶尔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并不气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活力飞扬”。

  2、学以致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运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自我动手制作课件,合理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的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化的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反思7

  当初因为参加讲课比赛,感觉课堂上的学生离我那么遥远,感觉课堂好像是我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我为了证得一张证书的工具,于是,从讲课比赛舞台退出来之后,自己悄悄地进行了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着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于是,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课堂上学生激情飞扬了,被压抑,被奴役的性灵得到了释放,课堂上有了学生灿烂的笑容,我也曾享受着这样的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有见地的领导也被这样的课堂感染着,于是喜欢上了这独属于我的课堂。这只是因为我们对青春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年轻生命的担当。

  日子就这样如小河流水一样,慢慢地往前。天高云淡的生活,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但风,但雨耐不住这样的寂寞,于是心生醋意,一阵风来,一阵雨来,让云儿暂时找不到了自己的`归宿,也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度过了一阵浑浑噩噩的日子,但,风和雨是经受不住岁月的推敲,天高云淡才是生命的常态,饱经风霜让天更高,让云更淡,更成熟,删繁就简,才顿悟了生命的真意,才了悟生命的真实!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混合色调才是通融的人生。严嵩不一定就是坏蛋,海润不一定就是好人,“知行合一”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又是一次讲课比赛,虽然几经曲折,但还是站在了讲课比赛的舞台上,不同评委的口味,不同的教学理念,迥异的教学思想,冲撞着我这只属于学生激情飞扬的课堂,于是,在几分清醒,几分醉中,我又茫然了,回来思索了良久,甚至一小段时间内对这属于学生的课堂缺乏了兴致,我要提炼属于自己精彩的课堂,反复观看全国名师的视频,反复钻研教材,不厌其烦的向我的同事请教我不懂得地方,对一个问题的处理都要思索再三,这一切,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感觉课堂上的我激情飞扬,自信满满,天下英雄舍我取谁!学生间或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也有时和我一起随声附和着讲课的话语,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原来属于学生探究的快乐没有了,学生互相讨论问题的热情没有了,学生对知识顿悟的眼神没有了,课堂又回到了灌输知识的藩篱中,午夜梦魂,心生愧意,耳畔总会想起领导多次对我的话语“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不要在乎其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在黑暗前的黎明到来之前,又出发了!或许我会笑,或许我会哭,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有观众的舞台是精彩的,有喝彩声的舞台是喧闹的,但没有观众的舞台确实真实的!

  说来,讲课比赛与同事相比我很失败,我羡慕同事的成功,但我不嫉妒,因为做好自己永远比嫉妒别人更重要。上帝赋予每个人的都是均等的,做好自己才是对生命的无比尊重。执着了六次讲课比赛,却没有一次自己满意的成绩,省讲课比赛的舞台或许对我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我依然会走好属于我的每一步,或许仅仅只是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仅仅是和同事之间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嬉笑着,但我依然快乐着!

地理教学反思8

  教材分析

  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地理教学反思9

  地理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了解个体和整体的地理特征。

  一、如英国和日本对比:

  类别相似处不同点英国日本位置中纬度岛国亚欧大陆西侧,大西洋中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中地形山地面积大,海岸线曲折地壳稳定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资源资源贫乏需要进口煤、铁、石油较丰富森林、硫磺、水力等较丰富农业地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化。经济工业化水平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原料和市场依赖国外;都临近渔场,渔业发达,海运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煤炭、钢铁、纺织、机械、造船、石油工业发达。传统工业炼铁以煤铁复合体型为主,现向苏格兰发展,农业不占重要地位,粮食需进口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机械、钢铁、造船、汽车、电子等工业发达。临海型布局,现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农业占一定地位,稻米自给有余

  又如把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地区、青藏高原等并列起来,进行位置、自然条件、人口、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情况的逐项比较,既反映各地的地区差异,更突出了各自的特殊性,使人一目了然。又如:我国工业基地的对比:京津唐基地:位置: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等资源;便利的交通;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中心:沈阳、大连、鞍山;工业部门:煤炭、钢铁、造船、化工;特点: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基地:位置:辽宁中部、南部地区;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棉、海盐等;有统一的电网;便利的铁路、公路、近海运输;_山西能源基地;有石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城市人口过密、可用淡水严重不足;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工业部门:钢铁、化工、机械、纺织、食品、采煤、冶金、陶瓷;特点: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等。

  二、综合法

  综合法是一种对比要素较多、综合复杂的比较方法。它要求把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全面进行比较,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各个区域整体的地理环境特征。如在中国地理中,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很重要的综合地理界线,可以把此线以南、以北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比较:秦岭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大于00C,大于等于100C积温45000C以上,温度带是亚热带,干湿地区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水地为主等;而秦岭一淮河以北地貌以平原、高原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小于00C,大于等于100C积温45000C以下,温度带是暖温带,干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等。通过这种方法对比,不仅获得了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能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于一体,达到理解性巩固。

  三、环绕某一专题进行比较

地理教学反思10

  一、紧扣考试大纲,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广泛搜集中考信息,仔细研究教学大纲,认真分析中考试题及模拟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会考取胜的关键。复习时我们及时将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复习时心中有数。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抽出5分钟时间来通读一节教材与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初中地理所学内容有一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查漏补缺,将初一、初二时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找出来,及时向同学与老师请教,以便扫盲点清。对于大多学生都存在的知识盲点及误区,上课时则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巩固,以达到去伪存真,走出误区。

  二、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教会学生学习

  考试大纲内容覆盖了初中地理四本书,知识点多而杂,但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就我对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及模拟题的认真分析,发现中考大多考的是那些最基本的知识及其应用,怪题、偏题较少,因此不必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地复习每一个考点,一定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内容要掌握,次要内容简单看看,大体了解,知道这一考点在哪本书中即可。如世界区域地理,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不可能去一一了解,但我们是开卷考试,是可以带地图与各种资料的,所以我们只要学会如何去根据地图与资料来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及经济特征就行了。于是我引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下册《亚洲》一章的内容,看看课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亚洲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我请学生讨论,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这样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当然也就不会再害怕考到某一个我们不大了解的地区了。

  三、注意知识迁移与应用,复习课也要有趣味

  其实,中考的许多题目并不难也并不怪,主要考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地理资料的分析整理,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所以在复习时,在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要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不能将知识按照考试大纲盲目地分割成一块块的来讲解复习。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有趣味的综合题目让学生训练,以帮助他们灵活掌握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例如在复习新疆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地理问题:有位在北京留学的英国朋友暑假想到我们新疆旅游,请给他提些出行建议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别带雨具带好防晒用品,因为新疆比较干旱日照强;有的说带短袖但别忘了还是要带一件厚衣服因为暑假这里虽然很热,但山里晚上还比较冷;有的为他设计了旅游线路并提示可以买些民族工艺品做纪念或馈赠亲友;有的说来了新疆一定要尝尝新疆的瓜果和烤肉因为新疆是四大牧区之一,独特的绿洲农业世界闻名……通过这一道题目,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新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农牧业特色、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新疆的民族构成等等。还可以由此题引导学生复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疆的地形特征等,做到学习致用。

  四、讲练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复习时除了要讲解考纲外,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课辅资料并根据考纲编写一些有实效、有特点、有趣味的题目供学生自学和做练习,同时定期由老师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查。通过练习和考试检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根据复习时间,我们安排了全年级统一的四次模拟考试,考完之后迅速地批改试卷,进行分析,对于有特点、爱出错的题目仔细讲解并提供类似题目请学生完成,以做到知识的强化与巩固。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分析不足,利用课余时间额外辅导,帮助他们弄清试卷上的基础题目。

  五、关注细节,注意答题技巧

  在平时每一次的练习与测试中,我都要求学生要注意细节,决不无谓地失分。我要求他们做题之前先要仔细读题,看清题目要求与资料提示,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要求从哪些方面回答;资料介绍了什么,给了什么提示,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资料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而且我还要求他们答题要规范,书写要整洁,尤其不能因错字、别字而丢分。此外,针对开卷考试,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将资料与课本做好较为系统合理的编目,将重要考点做好标签或清晰的目录以方便查找……经过几次有效地练习,学生的应试及查阅资料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六、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习积极性

  就我带的这几个班来看,地理分数偏低的学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家长对地理课的学习不够重视;二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不能够完成老师的要求;三是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复习。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要给学生讲明利害关系,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地理中考对于升高中也有重要影响。再者我也不断思考总结,将多样的地理活动带入复习课堂,以吸引他们的眼球,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对于所有的学生都不吝惜表扬的话语,发现他们的进步就及时地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其实,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教师的复习目的与考试要求,是不太可能的,但我认为,通过每一节地理课,使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有收获有进步,对自己多了一点点的信心,对学习多了一点点的耐心,那么这就是我的收获。

地理教学反思11

  法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审视判断,从而分析、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学习主体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它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及进行反省、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控学习和改善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总结学习的体验、体会和收获,分析利弊得失,并及时概括、提高为新的体验与收获,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反思

  学习活动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因此在学习某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地理知识记忆的熟悉程度,对知识本质属性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各种表达形式掌握的程度。在经历一些学习活动后,要反思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是如何联系的,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有无欠缺,若有,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尽快补救。如学习“俄罗斯”这一节后,学生通过与“日本”所学内容的对比反思,得出俄罗斯工业分布与原料、燃料产地有关。而日本工业分布与优良港口、海运相关。这越完善,而且知识可迁移性越强。

  二、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反思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带入知识再发现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研究对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对问题做出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调查或实验方案;实施调查或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利用各种形式交流得出科学结论等,是探究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力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探究活动,开始是怎样想的,走过哪些弯路,碰到哪些钉子;为什么会走弯路,有什么教训可以吸取;自己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考究竟谁对谁错,哪种方案最优;自己在一些思考中能否做某些调节,为什么当时不能做出这些调节;自己在思考中有没有做出某种预测,这种预测对自己的思考是否起到了作用,自己在预测和估计方面有没有带普遍意义的东西可以归纳等,这样不仅使探究课题的方案、过程直接得到了改进,而且在评估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相关技能,为今后对类似课题方案的优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要求学生对探究活动中相关的问题反思

  若要避免“一知半解”式的学习,必须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开,在活动结束后我想应该。”等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学完“大洲和大洋”提出“关于地球名字我想应该。。”在学完“美国”提出“对于乳畜带在五大湖附近我以为。。”等拓展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探究的欲望离开课堂,把对问题的研究延伸到课外,既延长学生思维的时间,扩大其思维的空间,同时也暗示创新没有止境,探究没有尽头。

  四、要求学生对学习中的认识、观点反思

  “知识只有触及人的精神领域时,才会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触及学生的态度与情操,发展智慧,提升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过程来体验、培养。如学完“中国气候”后,有的学生总结说:“冬季风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以形成寒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学习了“台风”后,有的学生说:“台风有时对人们有益,有时对人们有害,因此我认为对待一个问题或一个人,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要辩证地看问题,要善于从不利中找出有利的方面,还要从逆境中看到希望。”学生的语言虽然显得有些稚嫩,对道理的感悟略显生硬,但是它毕竟是有感而发,说明使学生的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地理教学反思12

  一、反思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去年刚接初一地理课,很生疏,刚上课时,总怕学生掌握不住,课堂上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效果很不好,越怕学生掌握不住,学生越掌握不住。后来,我才发现问题出在我身上,上课的时候我不管学生听不听,总是“满堂灌”,学生有厌烦的情绪,所以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学习和反思,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记得有天在七二班上课时,师志强同学突然举手问:"老师,你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别的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气候一章已经上完,这个学生却在几天后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认真听、认真学,也认真想了,可总是解不开。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并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这件事提醒了我,书本没有讲到的知识,可能有的学生会去想,也可能有的学生心存疑问,苦苦思索又觉与书本无关,就算了。我很快在别的班级上课时举出这个事例,并鼓励同学们质疑问难。

  二、反思是否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如:七一班的女同学高晓霞,平时性格内向,胆小,从来不举手发言,每当我眼睛注视她时,她就低下头,生怕我提名,常锁着眉头。有次我试着让她回答问题,可她说话时声音很小,邻座都听不清。课后我在想,这样的孩子今后怎么去适应社会……。一天上课时,同学们都在绘制降水柱状图,我轻轻地走过去,看见她的图画得挺不错,就笑着说:"你的降水柱状图画的真好!"然后举起她的图向全班同学展示,夸她的图画的准确、美观。她的眼睛立刻露出喜悦的神色。几天后,她主动举手发言了,并且声音响亮,我又表扬了她。一种莫名的欣慰涌上我的心头。

  原来她不仅性格内向,还缺乏自信。及时赏识她的各种变化,从此以后她有了明显改变,每次课后遇见我,总是一张灿烂的笑脸。还甜甜地叫一声"老师好!"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一些,这使我感悟到:我们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表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透明的,天真烂漫的,十分在乎老师那本来就不多的表扬,而伤心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努力作学生智能的催化剂。

地理教学反思13

  近年来海南省高考地理卷中突出以图表系统为背景,强调地理思维能力考查,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图表系统本身就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海南省高考地理卷中的地理图表,不仅数量较多、信息量较大,同时还具有多数图像新颖、信息隐蔽的特点。众所周知,地理图表类型常见的.如:各类坐标图、各类统计图表、各种示意图、各种日照图、中国或世界的区域图、各种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等,这些地理图表突出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同时所设计问题的解答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层次差异。

  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或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地图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表中

  提取地理信息,特别是进行读图分析专题复习时,要把地理学中常见的图表展示,应力求通过图导、图解、图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所谓图导即将教材的重难点图像化、直观化,以图释文,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图解即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复杂试题通过画图分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图变即将教材或试卷中的图像通过改变条件、设置新情境或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变换图形或重新组合,形成新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和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地理教学反思14

  新课程改革在我们浙江已推行了三年,我也刚好完成一届班主任和地理教学的任务。从新课程改革之初的杭州培训开始,我就深深体会到那扑面而来的压力。尽管想象中的新课程在头脑中已盘旋了许久,但是真的面对新课程时,却依然感觉束手无策。三年来,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理论是正确,想法是好的,可要推广,的确困难重重。

  困惑一:你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不扼杀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确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还有活动、讨论的问题多了,好像一节课下来,很少落实,总在诗情画意,没什么时间来落实。在当前高考大棒的指挥下,教师怎么对付考试这一关。特别是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高一学生及家长,不像初中学习时那样踏实,能接受吗?

  困惑二:你让学生先自主预习、讨论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然后再带问题听课。高一刚开学几个星期还可以,越到后来越行不通,因学生没有时间给你预习,更谈不上讨论(科目之间的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执行力度不一样,学生的作业量过多,再加上学生的程度有差异,做作业的完成时间不一样,成绩好的学生也许有一点空余时间,但科目太多也不知道先预习哪一科好)。你想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节约一点时间来落实新课程理念,最后只能是一句空话。

  困惑三:你利用新的课堂教学,与你教平行班的其他老师确用传统的地理教学,考试成绩并没有比你差,反而比你好,学校、段里的成绩分析会让你抬不起头。不要说挨到高考成绩出来再去定论谁的做法对与错,就是单元或月考成绩一出来,你也许就要收敛自己的做法了。

  以下是我这三年来为了更好地实施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困惑的一些做法或想法:

  一、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先决条件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关键。xxx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风,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

  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教师积极进取、自我发展的行为又昭示出“学无止境”的真理,教师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像“细无声”的“春雨”永远滋润学生的心田。

  地理教师的素质提升有什么捷径吗?以下两点供大家参考:

  ①变单一的教师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集体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合理的看法,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能够彼此充实和完善各自原有的想法,并进一步发展个性化的思维和方法,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②教学反思要细化。大部分教师能对一节课进行一次反思就不错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里,我得提醒大家,反思是教师素质提升的关键,教学反思要细化,要对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教学反思。

  二、时时把握调度课堂及课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1

  认识程度。同时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堂课假如问题设计的好,即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落实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新教材中适宜这种方法的内容很多,这也是我平常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如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中学习产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②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也可能会带来哪些好处?

  从全球来说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这样,一方面就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并进行积极思考,另一方面现实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也为第四章第二节《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又如在讲日界线知识点时,可举例有一对双胎胎姐妹,班级里有最好,也许气氛会更热烈一些,假如没有就徦设,这个问题我用了十几年,每次也都有较好的效果,乐此不疲。妹妹比姐姐晚出生一小时,所以屈居老二,大家能想办法让这位姐姐管她叫“姐姐”呢?这一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探索讨论不断,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中。最后大家轻松地理解了日界线两侧加一天与减一天的内容。三年来我总感觉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不适合过早实施,应在学生学习地理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才能加以实施,同时也要选择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容,每学期二到三为宜。如选修六《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时我采用这种模式,因我的学校坐落在温州市涂田工业区,周边化工厂、电镀厂、制革厂等企业,在上这一章之前的周未,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考察化工厂、电镀厂、制革厂等的污染情况,并让学生对工业区附近的温瑞塘河进行抽样取水,进行化学分析,并考察各污染源。然后请各小组负责人在上课时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再请几个学生分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从而也改变过去学生对污染问题总是停留在表面了解,大多通过杂志、电视报道了解环境问题,对发生在身边的环境问题,总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是漠不关心的态度。许多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正在日趋严重,环境保护不但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事情,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考虑自身的生活习惯是否对环境产生危害,对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并对环保意识薄弱的人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这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地理的热情,保证学生学习地理的投入时间。

  三、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生群体若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进学生之间信息的沟通,又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但要避免动辄讨论,一堂课合作学习多达三四次,学生没有真正地“沉下去”系统地进行讨论、交流,展开真正的合作学习。有时候对问题的深处、难处还未来得及探究,就草草收兵;还有时候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且只有一两个人在小组里发表见解,老师就示意停下来赶忙进行小组反馈,让一些尖子生汇报结果,老师只满足于一两个人能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小组就算过关。这些现象说明,教师关注的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探究知识的过程,更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学习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题:“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全班分两大组,学生在阅读材料、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之后,自由选择正方和反方。每方有两种角色供学生选择:

  (1)辩手:主要发言;

  (2)策划: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分配角色。课前的准备由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上课时,教师充当辩论主席,各方轮流发言,用分析、讲解、展示资料等方式试图说服对方。辩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与小结,使学生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在这样辩论中,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运用了课外知识,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改变了学生的自私、冷漠与狭隘,学生学习的心情愉快,学习的效率提高,保证整体成绩的上升。

  四、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

  宽松的课堂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沃土。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放言无忌,一定要清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学生看到老师不应该有压力,说错了什么也不应该有顾忌,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要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要歧视差生,教师最好能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间去,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创造一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不要让学生有压抑感,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与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示范,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动口、动手、动眼地听课的习惯。要求每位学生学会记笔记,学会思辩,学会质疑,从而提高听课质量。所教师在设计时要预留出大量的师生交流话题,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只有学生自己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不再像以往那样过于依赖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因此,要重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如上选修三《旅游地理》时,上课一开始就提一些交流的问题——你想去旅游吗?你想在今后旅游中更尽兴吗?来吸引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导入时就先告诉学生,如果认真学习并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为什么新疆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地处世界屋脊的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为什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就会引起全球变暖”等,这样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创设情景,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能激发其学习地理的热情,体验学习过程和成功的乐趣。

  总之,这三年来我是采取了一些迂回的策略: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以个人魄力赢得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是每堂课都是采用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考试前的复习必须实在,以保证学生的成绩不落后于别人;有些学生课前准备只能在周未布置,利用学生周未相对较空余的时间,等等。现在急需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实践中又有可操作性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与我共享,帮助我提升对新课程的认识。

地理教学反思15

  农村教育有两个“极端现象”:其一是教育基础普遍薄弱,其二教学力量不均衡导致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两极分化。有鉴于这个客观因素,在进行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划分为三个层次,在习题练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倾斜。

  (1)将题目仔细分析难易程度,划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大胆的跳出习题册的拘泥,重视自主命题和交流命题,根据中考的命题动态进行试题研究,同时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交流命题,借鉴吸收其他教师的命题经验和成果,将这些习题应用在教学训练过程中。

  (2)对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标准化作业”教育,具体而言,就是根据教学、练习、讲评的.各环节的需要,制定出“答题五步骤”,让学生再做练习时,按照五步骤依次完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第一步阅读题干,找出关键词语”可有效防止学生看错题目和漏题现象;“第二步阅读题支,作答并说明理由或解答过程”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细节意识和对课本知识点分布的熟稔程度,同时有助于教师分析学生的思路偏差以作为讲评的依据,例如在批改中,发现学生在比例尺换算和错别字等方面的问题,在讲评中有的放矢,极大的节约了教学课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节余下来的时间充分地用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地理课外知识的拓展上面。

【地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反思05-12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12-04

关于地理教学反思05-13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5-16

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23

地理教学反思15篇09-11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5-19

地理教学反思(精选15篇)01-09

地理教学反思(汇编15篇)01-11

地理教师教学反思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