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
优点:
我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具相结合的手段,在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教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有了空间感觉的体验,也有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设计我觉得能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很好。
不足:
由于学生的学具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上本人能力有限,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使课堂气氛不是那么活跃,课堂显得有些压抑
再教设想:
在课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动手实践、交流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上教师应合理把握。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2
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教学前我就思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思想方法(转化),因此,教学新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转化做好了铺垫。课上,出示挂图: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生通过观察,作出猜测:
(1)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猜测是否准确呢?
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迁移想:圆柱体能转化成什么几何形体,然后让学生用学具验证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过程,并讨论思考:这个圆柱体与转化后的长方体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还有一种推导过程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一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底面半径,高不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底面半径×高。首先我对这种方法加以肯定,然后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把圆柱体积的也转化成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创造性的建立了数学模型而且发现圆柱体的转换成长方体的规律,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转化。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不难发现新课标注重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结论,更关注的是他们个性的体验,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交流、合作探究中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生活中的经验,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此,在本小节的教学中我着重做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学习圆柱的体积我是这样创设情境: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怎样求的?(根据学生回答统一为v=sh)2、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化曲为直)3、如何求出圆柱的体积?能否借助于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一系列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有复习让学生做好知识上的储备,以便探求新知,又有一定的指导性、帮助性、鼓励性,容易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不致于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
二、预设开放情境,引发学生操作欲望。
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教材上编排的只是一种摆放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容易引起学生想入非非。此处是教学中很好的生成资源,是引发学生操作、探究、解决心中疑问的切入点。教学中,我并没有一味的按书本的方式让学生去摆放长方体,而是为学生预设一种开放的情境:把圆柱体切开后,拼成的长方体有哪几种摆放的方式?它们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哪些部有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小组操作兴趣盎然,通过摆一摆、放一放、找一找、说一说,学生发现无论竖放、立放还是平放,从哪个角度思考,均能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sh,学生大呼神奇。是的,这就是数学的魅力,这就是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获得成功的乐趣,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美,领略到数学天地中的风光无限,这是学生最开心的,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精彩。
三、增设创新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在圆柱体积应用的教学中,教材中的例5是求物体的容积,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26847立方厘米≈26.8立方分米),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到容积计算应如何取近似值,而例题的设计又偏偏正好是“四舍”,忽略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此处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欠缺,为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前面已学过的“进一法”,为学生增设了一个情境:如果要求得数保留整数,值应取多少?有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理由,讨论很是激烈,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借助交流的机会,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引导,学生终究明白“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的不同用处。课书没有出现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与探索获得,内心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增强的同时,随之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事实上,学生对力所能及而又需要亲身探究的问题最感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需要,适当调整教材,加工教材,合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去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激励学生探索,呼唤学生学习积极性。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4
本课主要内容是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因为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从而获得知识。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1、导入时,力求突破教材,有所创新
圆柱的体积的导入,课本是先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它们的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再接着马上提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让学生们猜一猜。猜想计算方法固然有好处,但要让学生马上做实验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觉得这样教学引入,学生的思维跳跃得太快,衔接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用意,课堂效果就会明显不佳。于是我设计时在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之后,接着复习一下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猜想,并能更好地联系旧知,思维过度自然、流畅,便于学生的思维走向正确的方向,这时教师的引导才是行之有效的。不过应该注意时间的控制,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
2、新课时,要实现人人参与,主动学习
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应给予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实践操作的条件,营造出思考的环境氛围。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过程时,因为学校没有提供学具,所以我只能先让学生展开空间想象,结合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借助课件一一展示推导过程。让学生观察发现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份(例如,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长方体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有了空间感觉的体验,也有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3、练习时,形式多样,层层递进
例题的题目都比较浅显,学生还能容易掌握,但遇到多转几个弯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我在设计练习时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
(1)、已知圆柱底面积(s)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sh。
(2)、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r2h。
(3)、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d/2) 2h。
(4)、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c÷π÷2) 2h。
(5)、已知圆柱侧面积(s侧)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s侧÷h÷π÷2) 2h。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巩固练习中,只要从前四种类型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由易到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好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另外,还设计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足之处
本想给学生准备学具,亲自动手操作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无奈学校没有学具,所以只能让孩子借助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展开想象,然后借助课件展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可能对一些学困生的理解还有困难。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5
《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年的教学,让我学习和累计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教学时我先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让学生经历发现、提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新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教师出示一筒米,师: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情境导入,教师再演示削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让学生观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由于课件很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而且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在猜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交流得出结论,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既调动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自己得到结论促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符合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认知。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在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中,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对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1、情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习数学的态度与学习习惯。本节课的教学,摆脱了传统“灌”的教学,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在发现中激起兴趣,从探索中寻找快乐,然后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学习变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活动。
2、思想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活动是儿童认识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提倡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三、多层次设计练习题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的关系学生参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面很广但小组合作分工不太合理。使每个学生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实验中去,这样少部份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高,有点遗憾进行学习,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虽然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但合作意识还需加强。小组学生的试验完成默契还需加强。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6
今天第一节课荆校长和建英听了我讲的《圆柱的体积》,提出了几点我应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要注重课前的预习,圆柱的体积一课复习旧知环节,需要学生回顾什么是体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回顾转化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需要回顾的旧知较多,所以可以课前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预习,就可以避免课上学生由于对知识的遗忘,而浪费时间,影响课堂的高效。
二是,猜想圆柱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环节,由于注重让学生猜想,感受,体验,并通过媒体演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有些浪费时间。
三是,推导体积公式环节,我让学生利用拆好的圆柱学具,两人合作,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圆柱可以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哪个立体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利用这样的关系可以推导出怎样的公式”,学生合作的成果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之后的展示汇报环节,我叫了三个学生上台按照提示的三个问题完整的表述,最后有全体齐说,没有让学生再互相说一说,在说中再去感受推导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我欠缺的地方。
四是,练习反馈环节,我依据学生推导出的四个公式,先让学生看着这些公式说一说,求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说出了四种情况:知道了半径和高求体积;知道了周长和高求体积;知道了底面积和高求体积;知道了直径和高求体积。我顺势出了四道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本上完成并集体订正,感觉练习的量不够。
通过这节课,从荆校长和建英的评课中,我体会到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抓好课前预习,其次,注重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说而且要说透,最后,注意各环节时间分配要合理,做到心中有数。还有就是要加大练习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学习效果掌握程度做到了如指掌。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8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主要重视了以下几方面:
1、重视先猜想、再验证的思路来引入教学。
新课伊始,课件出示三个几何体的底面和高,引导学生来观察这三个几何体,发现它们的底面积都相等,高也都相等。进一步引导思考: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学生认同,并提出等于底面积乘高。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这仅仅是猜想,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重视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来展开教学。
本课的例题探索,有一个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因此,笔者在执教时,根据陈星月的.回答顺势复习了圆面积的推导: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或更多,剪开后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圆的面积就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接着提问:那么,受这个启发,那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来计算体积呢?首先实物演示圆柱切拼的过程。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然后进行课件演示,发现: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几何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充分体会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并不断丰富对图形转化方法的感受。
3、重视通过核心问题的讨论和板书的精当设计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核心问题即指中心问题,是诸多问题中相对最具思维价值、最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问题。它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更好地积累学习经验和方法,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提炼而成的教学中心问题。就如圆柱体积的计算而言,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圆柱的体积可能跟圆柱的哪些条件有关呢?”“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要计算圆柱的体积一般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三个问题,使学生在获取圆柱体积公式的同时又了解了体积公式的由来,并及时总结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核心问题也可以指为了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在关键环节提出的指向性问题。
当然,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是:书写格式的规范。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9
《圆柱的体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思想方法(转化),因此,教学新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转化做好了铺垫。课上,出示课件: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生通过观察,作出猜测:(1)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猜测是否准确呢?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迁移想:圆柱体能转化成什么几何形体,然后让学生用教具验证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过程,并讨论思考:这个圆柱体与转化后的长方体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有一种推导过程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一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底面半径,高不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底面半径×高。我没有否定她的回答,接着又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发现长方体与圆柱之间的联系,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把圆柱体积的也转化成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创造性的建立了数学模型而且发现圆柱体的转换成长方体的规律,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转化。
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进行分层练习,拓展知识,发散思维。如:已知圆柱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侧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积和体积,怎样求高;已知圆柱体积和高,怎样求底面积等。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演示圆柱的体积的时候,因为学生手中没有学具,教师教具的局限性,演示时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
2、在圆柱体经过切割、拼接之后转化为近似长方体
的时候,应多给后进生留有观察、讨论的时间,他们的思维反应能力比其他学生较慢,应给于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公式的应用,还要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0
新课程观强调: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4(苏教版第12册P8):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1.5米=150厘米20×1150=30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0。002×11.5=0.003(立方米)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1.5米=15分米0.2×115=3(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片断二]
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
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
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
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
学生的表述尽管不是很准确完美,但已说出了其中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正是解答练习二第17、18题的'基础,又为下一单元“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
[片段三]
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
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
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片段一]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片断二]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
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片断三]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
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1
我进行了圆柱体积的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倒,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或教师教具的操作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推倒出圆柱体的'体积。上课前我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进行了思考,学生的学具就既小又直接拼成了长方体,对于学生操作起不到效果,所以就直接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学生能很快的发现知识,因此推导时间过短,总感觉没有达到效果。学生缺少动手实践,就没有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很多的同学可能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一次让学具和教具成了教学的绊脚石。
其次有一个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也有可能转化成正方体,当时讲到转化为长方体时,没有及时处理好这个学生的问题,而是在下一个课时补处理的。对于课堂的灵活掌控也是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自身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灵活及时处理课堂中的问题。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2
《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且掌握圆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通过教材教学学习后,下面我从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
1、导入时,力求突破教材,有所创新
圆柱的体积的导入,课本是先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它们的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再接着马上提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让学生们猜一猜。猜想计算方法固然有好处,但要让学生马上做实验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觉得这样教学引入,学生的思维跳跃得太快,衔接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用意,课堂效果就会明显不佳。于是我设计时不妨在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之后,接着复习一下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猜想,并能更好地联系旧知,思维过度自然、流畅,便于学生的思维走向正确的方向,这时教师的引导才是行之有效的。不过应该注意时间的控制,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
2、新课时,要实现人人参与,主动学习
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应给予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实践操作的条件,营造出思考的环境氛围。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过程时,我让学生经历先想—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份(例如,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长方体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有了空间感觉的体验,,也有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设计我觉得能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很好。
3、练习时,形式多样,层层递进
例题“练一练”中的题目都比较浅显,学生还能容易掌握,但遇到多转几个弯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我在设计练习时动了一番脑,花心思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通过反思,我概括出五种类型:a。已知圆柱底面积(s)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sh。
b。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r2h。
c。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d/2)2h。
d。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c÷π÷2)2h。
e。已知圆柱侧面积(s侧)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s侧÷h÷π÷2)2h。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巩固练习中,只要从前四种类型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由易到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好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另外,还设计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在教学策略方面
我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具相结合的手段,在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教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用多媒体发挥它大容量、节省时间的'优点。
三、在教学技能方面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但是我觉得这个引导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认真准备,随时能解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我在本课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
四、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认识等底等高的含义,便于判断圆柱可以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
二是从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底等高,体积也相等的事实,引发等底等高的圆柱与长方体的体积也相等的猜想,形成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活动心向。
三是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最终也要这样计算。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3
这节课我采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参与操作,通过观察、交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获取新知。我深知教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从成功中找不足。
首先,复习内容简单明了,以旧引新。复习的知识点是对旧知的回顾,要求学生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对预习作业交流时我发现学生能比较顺利和准确的回答,这为新课的教学活动不仅起了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在课堂上再进一步地、更深入地探索新知削弱了阻力,减轻了负担。
其次,引导学生大胆交流猜想和探索验证。我利用课件把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图形和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并组织讨论。在对如何验证让学生作为重点交流。意图是先让学生明确两点。第一点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圆柱可以转化长方体;第二点把圆柱的底面经过圆心16等份,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和课堂开始阶段预习作业的交流,学生对如何验证的思维已经初步形成。让学生再次交流和汇报,我发现学生都了解和掌握。此时我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利用教具说出操作方法,并进行操作,让全班同学观察操作过程。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学生得到体验和感悟,发现圆柱可以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次,课件展示、构建新知。让学生观看课件:是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切开后拼成的长方体。我抓住时机问学生: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的.形状就有什么变化?学生明确回答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我把圆柱体和转化后的长方体图象同时显示出来,要求学生说出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分为猜想、操作、发现、结论四个阶段,学生经历这些教学活动,体验和感悟了转化的作用和价值,弄懂得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最后,分层练习,发散思维。在获得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成果之后,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注意分层练习,我安排了练习题是有层次和梯度的。如:已知圆柱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我设计的习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压路机、铅笔、柱子这些圆柱体,需要实际测量什么,才能进一步求得圆柱的体积,孩子们大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找到了答案,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在练习时我不断巡视关注学生练习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做法。对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指导的课程资源,强化孩子对圆柱体积知识点的深化和理解。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4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学习是一个过程。近日,在市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中,天福小学的刘爱芳校长执教的《圆柱的体积》一课,使我对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课堂的设计内涵,都有了很深的触动。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同学们,往这里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件物体:玻璃杯、橡皮泥、金属零件。这三件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圆柱。
师:圆柱形的物体生活中很多,以这三样为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水杯的容积是多少?
生2:水杯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3:水杯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三个问题很好,我们记下一个。
师板书,水杯容积
生继续提出关于橡皮泥和金属容器的体积的问题,师板书:橡皮泥体积,金属零件体积。
师:关于表面积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柱体积的问题。
师板书:圆柱体积
师:以你现在的知识储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水杯的容积
师:怎样求?
生:可以把水杯的装满水,倒进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计算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也就求出了水杯的容积。
师:瞧,“装满水”,“满”这个字用的多好,把水杯中的水倒进长方体容器中,从而求出水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
师板书:倒---长方体,转化。
师:在转化过程中,水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水的形状变了,体积没变。
师:水杯的容积解决了,橡皮泥的体积呢?金属零件的体积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捏---正方体,浸----长方体。
师:刚才我们根据这三个物体的共同特点,通过转化,把它们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不是通过这三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圆柱的体积的问题?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交流,得知物体很大时,没法进行转化。
师: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通用的方法,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计算。
师:圆柱体体积与什么有关?猜想一下怎样计算?
片段二:
师: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认为你最有收获的是什么?
师:前面大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猜测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高,通过验证得知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这三个立体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师:像这样的形体在数学上叫做直柱体。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它们的体积公式都是底面积×高。
师:生活中的直柱体还有哪些?
师:它们的形体是否也是底面积×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
案例反思:
片段一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三样精心准备的物体----玻璃杯、橡皮泥、金属零件(都是圆柱体),在学生围绕这三种物体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去探求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而是通过“以你现在的知识储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在转化过程中,水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瞧,‘装满水’,‘满’这个字用的多好,把水杯中的水倒进长方体容器中,从而求出水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水杯的容积解决了,橡皮泥的体积呢?金属零件的体积呢?”这些引导性语言,使学生明白有些物体的体积可以分别通过倒、捏、浸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来解决,“转化”的提出为学生后面构建数学模型,探究圆柱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是不是通过这三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圆柱的体积的问题?”这个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是这节课成功的起点,通过极限思想的`渗透,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片段二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公式的归纳汇总,引出直柱体的概念,学生进行了对直柱体表象的交流。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激情,并没有随着课的尾声而有所减弱,而是探究热情再一次被点燃,孩子们带着强烈的研究热情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我们在用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研究学生学习起点,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前因和后果,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堂课。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反思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开始提出“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怎样求?现在我想知道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或这个瓶子的容积,该怎么办?”学生提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的形状,把瓶子里装满水,再倒入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就可以求出来瓶子的容积了”。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了“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知识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高。然后小组同学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计算出了橡皮泥的体积。有的组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将圆柱体分成若干等分后再拼成长方体。通过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三、在讨论交流中学。
通过实验验证之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小组进行如下讨论:
(1)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高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这一环节中我处理的有点仓促,没有给所有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如能抓住这一契机让全体学生都去操作、思考、探究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根据教学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12-01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11-05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01-24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01-04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12-15
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
内能教学反思01-26
绝句教学反思01-24
《方程》教学反思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