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教学反思1
1.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旧的条形统计图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出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这时候,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动脑,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引出新课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统计的需要而产生的。
3.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说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何尝不像写作时次次修改,次次创新,力求完美呢?那种“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本身没多大的用处,甚至会影响到自己能力的发挥。每次教学都尝试创新处理教材,会让自己收集到很多经验。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事先想的,后来发现例2的教学没必要让学生想怎样制作这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图,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如果让学生想后再说怎样制作,只会浪费掉一些时间。倒不如让学生将书上例2的统计图与以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作个比较,看看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纵轴数据的起始格与以前不同时,马上就有学生起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趁势把这个问题抛向大家,让他们自主探究。经过他们的思考、讨论,终于得出了结果。我这样做何尝没有用处呢?不仅达到了教学重点突出,而且又一次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是个性化的劳动,是不断尝试——收获——反思——改进——提高的圆形轨道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岗位一天就要在这圆形的轨道中运转,一刻也不能停歇下来。
《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教学反思2
这节课我整体感觉很糟糕。
例题1的教授上还是可以的可是在这题重点的把握上我没有到位,这题最重点的一个地方是最后面让学生分析应该进哪种矿泉水,而我却在这里一句化带过去了,我们大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应该知道销售量最多的应该多进,可是学生实际上没有理解销售量的含义,不明白销售量就是指卖出去的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学生就会回答说应该进销售量最少的那种。
这里就又出现了让我很矛盾的地方,数学教学上不是一直在强调要数学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吗,可是,在课堂上,学生当你用数学语言去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并不一定会听明白,他们往往需要你用很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才会理解,就象今天的这个销售量和卖出去。
在例1中我让学生分析统计表的时间也把握的不好,太长了,这个应该更简洁点,这个例题应该在5分钟内结束。
在例2的教授中我觉得是我这堂课上的最失败的.地方。
在我出示了统计表分析数据以后让学生想想如果让他们来画统计图的话,他们准备怎么一个表示多少个单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说1厘米、10厘米、20厘米,只有一个学生(应该是预习了课本的)说可以第一格表示137个单位,第二格开始表示1个单位。然后我就直接的进入了这个统计图的绘制,在说明第一格用折线区别出和其他格子表示的单位数的时候很含糊,没有重点的讲,以至于很多学生不理解。
在出示了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以后,让学生分析以上学生的数据,想引导他们在统计图上画出那个正常值的位置,然后一目了然的进行比较,可是也没有成功,很多学生在我给出这个方法后还是很模糊。后来导师说可以配合语言结合手势来引导学生。比如正常值是140,那么可以把手指在那个地方然后上下摆动,让学生观察这些学生的情况是在正常值之上还是之下,然后从中发现问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教学反思3
要说今天这节数学课是成功的话,那么首先是我们组三位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次这样的组内活动,我们总是坐在一起反复的研究。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听取领导的意见。前两位老师上完课后,我们会针对各自上课的具体情况找出优点和不足。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这节课上的比较轻松,是因为有两位老师前面的基础。同时我在教学时也做了以下的努力和尝试:
1、找准知识的切如点,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学生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传授,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和知识背景中提炼出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新观念。
《简单的数据分析》是在学生已有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例子——销售矿泉水,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的兴趣。在教学中,注意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表现的领域和机会,从原有纵向条形统计图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用原有统计图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再运用启发、讨论等学习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统计的需要而产生的。
2、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我就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反思06-26
数学教学反思06-18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6-10
数学教学反思优秀03-13
数学复习教学反思10-21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15
数学教学反思范文02-23
数学教材教学反思07-22
走进数学教学反思10-23
数学教育教学反思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