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4 11:34:0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秋游》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游》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秋游》教学反思15篇

《秋游》教学反思1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秋游》一课。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以读为主,引导看图、想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地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虽然,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朗读的技巧领会不到位。这时,教师没有及时采取其他形式的朗读方法去引导学生,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方法。课后,我想: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了,自然也就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了。

  二、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三、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相结合。

  识字教学脱离了一定的语言情境,就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识字,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激发识字的欲望。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在学生感受着同学们在草地上打滚儿、逮蚂蚱、奔跑追逐的欢乐心情时,我引出了“追逐”这个词语,问学生:“追逐”是什么意思?然后用字理的方法分析字的结构,让学生描红。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识字,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让识字教学充满乐趣。

《秋游》教学反思2

  课文的第二、小节写出了秋天的特点,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田野,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

  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大家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 这时我有意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评价他们的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秋游》教学反思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增加幼儿间的交往、互助、合作、分享、独立能力,让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出游的乐趣。

  二、活动地点:桃花岛

  三、活动班级:大二班

  四、活动时间:10月21日 8:30----11:00

  五、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参观的路线。

  2、向各位家长做好通知工作,幼儿自愿参加,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 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教师准备游戏及道具。音响、食物、奖品、塑料袋、一次性桌布 等。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每班有三位教师,具体分工如下:

  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

  副班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

  保育老师负责后勤(穿脱衣服、药品拿放、垃圾的整理等等)。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秋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秋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集合,准时接送。

  5、全体幼儿必须穿轻便的鞋子和衣服。

  6、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7、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8、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9、不带危险食品,不擅自离队,不得靠近水边。

  七、活动过程:

  1、观察“桃花岛”的树木、花草,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和秋天有约。踏着轻快的脚步,哼着欢快的歌曲,我们去远足秋游!秋游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我们不仅领略秋天的美丽,感受生活的欢快,也会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秋天开哪些花?”;“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让我们用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善待周围的植物、动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大自然中体验,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2、游戏活动:

  集体活动:参观桃花岛的花草树木,和幼儿一起寻找秋姑娘的身影。 幼儿游戏:

  (1)揪“尾巴”

  准备:“尾巴”若干

  玩法:游戏开始时,孩子各自将红色带的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尾巴”不可太短,否则孩子不容易抓住。孩子面对面站立,同时数“一,二,三”,两人同时开始左右挪动,互相揪对方的“尾巴”,先揪到“尾巴”的为胜。

  (2)花儿朵朵

  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当听见老师说:“三朵花开时,就按照花的瓣数抱在一起。出错的一组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为胜。

  (3)我的舞台

  事先准备好的歌曲,让幼儿自由表演和集体表演,歌曲、舞蹈、手语表演。

  (4)万里长城

  游戏规则:参加者围成一圈,向右转,双手搭住前面一人的双肩,要求所有人注意听一个口令(比如叫停就停,叫跳就跳,叫坐就坐,叫坐时坐下,叫走就走),听到后必须按口令做,否则受罚——表演节目一个。

  (4)分享食物:

  所有孩子共同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食物。提醒孩子们爱护环境,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3、活动流程:观赏风景——参观桃花岛——组织游戏——休息分享点心——集中清点人数——集合后解散(交待家长及时接送幼儿,并让家长教育幼儿游玩要注意安全)

  八、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秋天是美好的季节,丹桂飘香,菊香四溢,秋游活动旨在让幼儿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活动中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感受同学情,师生爱,培养美好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更加热爱大自然也更能体会到友情、师生情的美好!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组织秋游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将学生送入社会这个环境,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将目光注意到孩子的身上来,使社会能够做出许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这样也就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自然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孩子融入自然的美丽风光中,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提高了孩子的自然审美能力。因为自然所具有的美感,它包括崇高、壮丽、威严等等。当孩子在欣赏自然的时候,自然所蕴藏的美感会潜移默化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就为孩子的审美提供了关于崇高、壮丽等的审美意向。整个秋游活动,孩子都属于愉悦兴奋的状态。在最后结束时,我们还在桃花岛拍了张大合影,这一次的秋游将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记忆!

《秋游》教学反思4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我依据这三个原则对我校解丽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秋游》进行反思。

  1、要以学生为本。

  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本节课学生精神专注、积极投入,做到了充分地读、尽情地说、扎实地写。

  2、要以训练为主。

  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在这节课解老师有三处说话训练:“有时……有时……”的句式想象天空中变化的白云,用果园里,葡萄( )了,柿子( )了,梨子( )了感受秋天果园的美,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体验秋游的快乐。有了这一次次的训练,学生就会把话说得有条理,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在这节课中解老师还将读贯穿始终,朗读的形式多样:个别读、示范读、赛读,在读中领略秋天的美,在读中体验秋游的快乐。除此之外,还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写字指导。“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要以鼓励为主。

  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学生不愿意亮开嗓子,不敢亮开嗓子时,解老师没有训斥学生,没有说些大道理,而是故意压低嗓子唱《郊游》,让学生辨析。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愿意亮开嗓子。秋游的快乐在课堂上荡漾开来。

  建议: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可以这样处理: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在书上画出来。(天空、白云、果园里的稻子、高粱、棉花)

  2、示范读第二自然段,想象秋天的景色。你喜欢这儿的景色吗吗?

  3、交流。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见过稻子、高粱、棉花吗?先说说你见过的景象。补充高粱的图片,观察感受。指导朗读。

  (3)我们又走进了果园,看到这样的景象。(出示课件)进行说话训练。

  (4)我们在秋游时还路过菜园、树林,也能仿照的说说。

  (5)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朗读,读出秋天的美。

  (6)农田、果园、菜园里的一切与我们有关系吗?你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如何?简单说说。再次朗读,读出秋田丰收的喜悦。

  5、配乐朗读二三自然段,整体感受秋天的美。

《秋游》教学反思5

  《秋游》是本册书继识字后面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除了朗读,本篇课文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然后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把这美景读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

  但是我也存在很多不足,语言不够简练、传神。教师的文化底蕴无法作秀,尽管准备了一肚子的美词佳句,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恰当的运用。评价也比购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导、过渡。

《秋游》教学反思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出游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

  2、和家长讨论,并且能大概的制定好秋游计划,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

  活动(一):说一说

  引导:今天上午我们去了秋天田野逛了一逛,但是老师对小朋友的表现很不满意,首先没有好好的排队,然后小朋友们很吵,几乎都听不到老师的解说了,所以老师决定在下一次出门秋游之前,要好好的想一想出发前我们要准备什么!

  1、教师出示挂图,一份秋游计划的表格。

  (1)教师明确目的地,班级,人数。

  (2)依次让从成员,交通工具,携带物品,注意事项等方面逐步引导幼儿讨论。

  (3)并按照表格内容逐步填写。

  活动(二):自主设计。

  1、将事先准备好的计划表发放下去,让幼儿知己找到自己的家长,在家长的协助之下,认真的填写相应的内容。

  2、教师轮流查看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环节,对于不当之处要及时的纠正。

  活动(三):讨论

  1、让幼儿从家长的讨论区会到自己的座位,然后请个别的幼儿上台互相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秋游计划,安排,注意的事项。

  2、教师要对于幼儿的阐述及时的进行点评,不对的要纠正,正确的要肯定。

  3、讨论完毕之后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事宜。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以秋游为主,让幼儿在讨论环节之中能够合理的安排外出计划的相关事宜。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可以经行的。但是在本次活动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很合理的做好一个事例,在之前出示事例的部分,交代的不够清楚,以至于后来家长的讨论环节之中,秋游计划的目的地被限定,而不能展开更好,更广的联想。

  本次活动之中,对于幼儿的回答,几乎都给予了坑定的答复的,并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合理的点评,从而使得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回答,造成答非所问的情况。

  对于课堂的调控也并不是很好,之前的气氛所致,使得幼儿特别的兴奋,从而到最后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必须反复的强调纪律才可以。

《秋游》教学反思7

  《秋游》教学设计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四三班现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回族学生6人。该班学生整体素素质处于中等水平,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强,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4/5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1/5学生基础不扎实,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学困生较多,有20%的学生计算能力差,反应较慢,并有粗心大意的习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8页《秋游》。

  教材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

  (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打下伏笔.)

  二、建立模型

  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车幻灯片)

  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五年级共有师生368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 、同桌讨论如何安排车辆.

  4、解决问题

  (1):三年级师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34=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30÷46=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5、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1)、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2)、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余数大余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3)、小结,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

  (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应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计算下列各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计算:361÷54 342÷43 272÷26 448÷89

  第2题:(机动)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师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2题(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233÷34= 351÷58=

  840÷35= 630÷31=

  3、帮帮老师。(机动)(课后延申)

  老师带来了128张精美的小图片,

  (1)如果奖励给第一组1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如果奖励给第二组15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3)如果奖励给四(3)的61位同学 。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生质疑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秋游》教学反思8

  练习一刚刚学过描写秋天的四个成语,金风送爽、雁过留声、天朗气清、秋色宜人和《秋天到》,所以在学习本课的时候,让学生背诵四个成语和《秋天到》,导入课文。

  在课文内容第二段中,写了一望无际的蓝天和白云,并且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白云朵朵,有时像一群绵羊,有时像……在此处,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白云还可能像什么。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回答各种各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了秋游时孩子们在做不同的活动,在此处,重点讲解“有的……有的……有的……”的用法。起初我给孩子们规定了话题,以春游到塘栖湖公园为主题,让孩子们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春游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春游的时候同学们有的采集树叶,有的放风筝,有的表演绘本剧。孩子们对春游感触颇多,也加深了孩子们对该句式的理解。然后我引导孩子们集思广益,针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该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让孩子们掌握该句式。

《秋游》教学反思9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 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秋 游

《秋游》教学反思10

  以读为主,引导看图,想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这时我有意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请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学生在经过前面主动又有趣地学习后,个个都踊跃地朗读且读得很有感情又投入。有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还主动配上动作;有的学生读到最后一段时,边读边跳像在草地上玩耍;有的读第三自然段时重轻音读得特别好;还有的读着读着不禁咯咯笑起来等等。这样的读既达到了本课所要求的目标,又让学生再次充分感受到了文美,景美,情美,是一次声情并茂的读,这样的读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情感的抒发。

  遗憾一:收得太紧,放得不够。凭感觉我都知道这节课孩子们没读够,也没说够。他们的心中一定有了不少的体会,可是我却无法大气的把权力下放,我知道那需要时间,于是一切都似乎是蜻蜓点水,缺少那点睛的一笔!下课了我还在想如果时间充分的话,就像平常那样先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读书的才能,学生可能会更活跃,发言的质量也会提升一个档次。

  遗憾二:自身语言不够简练,传神。教师的文化底蕴无法作秀,尽管准备了一肚子的美词佳句,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恰当的运用。自然的去评价,产生自然的美!语言跟不上趟,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导,过渡。

《秋游》教学反思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基本特征。

  根据以上特点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欣赏秋景、体验秋趣的活动环节;有通过小组合作确定旅游景点,个人探究秋游物品的准备及同桌互评、交流展示等活动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秋游准备的方法。最后通过对集体出游时应注意的问题的课后思考作为本课内容的外延结束本节课。

  本课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地方特色,在课前通过多媒体示秋天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对于秋天外出时的美好感受,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对秋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学生已有外出游玩的感受在上课一开始随机引出话题:“你们想去秋游吗?这节课我就带你们去秋游。”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秋游去哪里?课前,我让孩子们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活动中让他们展示交流。又通过进行秋季一日游,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的教学活动,对家乡不同景点的'介绍,同时将音像教学资源引进课堂,给学生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静能动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导使学生逐步了解了有关秋游物品准备的方法。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对于秋游的期待在不断的加强,秋游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很高。但如何才能玩得好而又不出现安全等其它问题,所以《秋游去》这一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集体出游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一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延伸,让学生去思考,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

《秋游》教学反思12

  〈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也是我们上的“三课一议”的课文,我是最后一个上的,应该说教案是准备的最充分的一个,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至少在备课、在多媒体的准备上,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改。“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关键还是要看上课的情况。

  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师生配合得也不错!回想这堂课,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还需要改进:

  1、在教完了课文2、3小节后,原来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让学生背诵,但由于时间充裕,我临时决定让学生进行背诵课文。于是,我说道:我们把这些美景深深地印下来。不知是学生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还是我说得不明白。学生竟然开始复述课文了。

  2、完秋天果园的多媒体后,我出示一段话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而很多学生只说类似“苹果红了”之类的语句。如果我上课时再点一下,“那像什么呢?”也许讲得会更优美些!

  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清楚;其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只有这样,一堂课才会更完美!

《秋游》教学反思13

  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欢乐心情。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渐渐”一词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到来。通过句子的比较,学生读后都能比较出加了“渐渐”语言表达更加准确。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天空与庄稼的美丽。第二自然段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白云?接着让学生试着用朗读的方法让大家体会到白云的有趣,再让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此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有时像一串串糖葫芦”、“有时像张牙舞爪的大老虎”、“有时像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我顺势把“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千变万化”补充给学生,最后顺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第四自然段中,我抓住“开心极了”,问孩子“你从哪看出他们开心极了?”他们一下子找到了“打个滚儿,忙着逮蚂蚱,亮开了嗓子”等词语,我们就这些词语聊着,读着,有的孩子都忍不住离开椅子做起了相应的动作,看得出孩子们透过这些文字感受到了郊游的快乐,当我问着“你来亮一亮你的嗓子吧,你会喊什么呢?”第一个女生有些羞涩,下面的男生可豪放多了,一个接着一个喊了起来“我太开心了!”“我好像飞啊!”“蓝天你真美啊!”乘着这股子热情,我让他们说说你去郊游,你会玩什么呢?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下子,他们好像真得来到了郊外,众说纷纭,有放风筝的,有跳舞的,有拉着老师一起转圈的,有拍照片的……这样的课堂真快乐!

《秋游》教学反思14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我认为这句话是对鲁洁教授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所作的最好的诠释。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们在《秋游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酸甜苦辣,尽管失败多于成功,但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共同经历了生活,探索的本身就是在过有意义的生活。

  就在不经意中,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经历了两年。通过参加省市培训和教学研讨,应该说对该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课程目标等略知一二。可当拿到《秋游去》这个话题备课时,我们感到了莫名的棘手:“秋游”是一个学生无法自主决定的话题,“秋游带什么”一般都是由家长给准备的,到底什么是学生自己的呢?教师怎么对学生“出游”生活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呢?这个看似与学生生活贴得很近的内容,却不知怎么与学生走近。在痛苦的思索中,我们根据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拿出了上面教案。

  试教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困惑:为了体现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设计了闯关游戏。而课堂上,孩子为了完成校长的任务在活动,活动中和活动后学生在想些什么、感悟到什么看不出。我们还感到教学活动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很好地体现目标,只是一种形式呈现,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使课堂教学缺少生活的意蕴。

  在虚拟中我们能捕捉的东西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在帮助学生知道怎么秋游——在认识层面上,而非实践层面。虚拟中获得的认识,需要在实际的、真实的秋游中检验,内化、深化认识。

  反复研讨之中,我们拿出过好几份教案,上面的这份可以说是最新的。回想起研究的过程,我们从没有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中过生活。我们学会了思考:怎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寻找谈话的内容;怎么从教材的范例中发现与自己的学生最接近的生活问题,变为学生自己的问题;怎么关注学生,在平实中指导学生的生活;怎么以真实生活的逻辑为依据进行活动安排与设计……

  一、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实际

  品德与生活课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怎么把握?在品德与生活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课前调查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前少了调查了解,课上的把握就难以做到。课前走近学生和他们交谈,从中了解他们对生活问题的看法、对生活事件的态度、对生活现实的需求和困惑等,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教学,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愿望,才能让孩子真切感受这是自己的生活。例如,我们课前深入学生时,发现孩子们虽然无法自主决定去哪儿秋游,但是一年级的秋游活动的经历却给他们留下了的深刻印象;孩子们说不出秋游有什么意义,但他们对看到什么、玩了什么兴致盎然。正是有了课前的调查资料,才为我们进入孩子的生活提供了话题。

  二、回味经历,引发学生心声

  让学生回忆去年秋游中的最快乐、最难忘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那么我们设计的目的又何在呢?正如鲁洁教授所强调的:“课程是为了生活”,为了促进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认为,真实生活经历、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的基础。秋游的目的不仅仅是玩,玩中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这种教育

  不是通过“说”完成,而是孩子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得到的生活。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贴近生活,关注学生问题

  课前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秋游时留下的遗憾,比如:水带少了,还没出发水就喝光了;衣服穿多了,脱下的衣服没办法;吃的带少了,午餐时没吃饱;鞋穿得不合适,摔了跤……生活中出现问题,并不等于孩子会关注问题,能面对和解决问题。教学怎么贴近学生的生活呢?关键在教师。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了这些,从教材的范例中捕捉到与自己的学生最接近的生活问题,生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关注,通过“说出遗憾或不开心的事”到“谈自己的感受”,为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主动思考,主动想办法解决“出游的准备”问题打下基础,使课堂离学生近了,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

  四、学会选择,提升学生生活

  杜威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个过程,我们还设计了学生介绍自己出游准备的物品,说出选择的理由;师生、生生互动提出看法、建议;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进行的温馨提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互动的课堂生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选择。在生活自导的同时,在生活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走进了自己的生活,学习

  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这些无疑为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起着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作用,不仅推动了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有效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生活观点得到了发展,也使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话。我想,这不就是新课程追求的生活的课堂,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吗?

  以上是我通过课例的研究积累的感受,尽管认识有限或许不妥,但我愿意把它呈现给大家,为的是让更多的探索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课改新篇章。

《秋游》教学反思15

  本文语言优美,叙述了老师带孩子们出去游玩的情景,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写,使课文充满诗意。 教学中,图文结合,重点让孩子们观察,把看到的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然后一遍一遍去读课文,从中感悟到秋天的美好,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首先指导孩子们看图,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秋天里农田的庄稼成熟了吗?

  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孩子们观察很细,联系实际生活,他们尽情地说。有的说:“天上的白云像棉花,有时又像奔跑的马儿……有的说:“天上的云有时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孩子们的想象真丰富。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苹果笑红了脸、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乐开了花,稻子笑弯了腰、秋姑娘来到校园里,孩子们在凉爽中游玩……孩子们真会想,真会说,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感悟。从中感受到秋天的景色美如画。把课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读中体悟、读中掌握学习方法,边读、边动笔、标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联系上下理解课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秋游》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刻舟求剑教学反思04-13

墨梅教学反思04-13

《通分》教学反思04-12

《牧童》教学反思04-12

藏戏教学反思04-11

《藏戏》教学反思04-11

《蒲公英》教学反思04-10

《桥》教学反思04-10

压强教学反思04-10

穷人教学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