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合集1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
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们班张语晞总是静静的坐在图书区进行看书。每次教师走到她面前进行引导,她还是喜欢看书之后经过教师的引导后慢慢尝试玩益智区、美工区等。为了张语晞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教师细心的观察着她的变化。一天,在选择区域时,惊喜的发现语晞不在执着的选着图书区、益智区、美工区,而是慢慢又尝试新的区域娃娃家。教师看到孩子的细微变化,就在一旁静静的等待和观察着。刚开始只看见语晞一向在旁边观看和模仿着别人的动作。没过多久,在汪雅睿的引导和帮忙下张语晞也开始慢慢进入了主角,和悦悦一齐洗菜、烧饭,渐渐地也开始和同伴间有了交流。
分析:
1、对投放材料的分析
娃娃家的材料投放是比较形象和并且贴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娃娃家是主角性区域,需要孩子们扮演各种主角。但在活动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同伴之间的引领,我们班张语晞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她不会主动选择,但在汪雅睿的引领下,张语晞也慢慢融入了娃娃家,也会在活动操作各种材料。
2、对幼儿行为的分析
张语晞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内向、慢热的孩子。在区域活动或者游戏活动中她喜欢一个人,并且很少跟教师和同伴之间有交流。但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引领下慢慢的愿意跟好朋友接触,慢慢的交流。每次张语晞有一点点的提高,教师都会当着全班的孩子很夸张的表扬她,让她慢慢感受到自豪感。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都会时不时的跟她交流和合作各种材料,让她慢慢感受到教师像妈妈一样的温暖,慢慢理解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慢慢的敢于尝试各种游戏。
3、分析与调整
在娃娃家的活动中,虽说对其他孩子去娃娃家游戏比较普通。但在张语晞的身上,我觉得她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开始慢慢尝试新的活动,尝试结交新的好朋友。既然孩子已经有所改善,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更多的平台和搭建更多的支架(如:在个人秀中让孩子单独或多人表演上台表演、在游戏中引导张语晞结交更多的朋友、请本事强的孩子或者外向的孩子多跟张语晞游戏合作等等。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2
我们班幼儿通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相对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们开展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角、表演区、建构区、小超市等。在各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1.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
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3.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3
主指导区: 美 工 区
1、折纸:提供彩色手工纸、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粘贴:废纸、色纸、香糊、湿巾等;
4、装饰画:提供钩线笔、油画棒、图画纸等;
5、吹画:提供广告颜料、墨水、图画纸等。
训练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初步学习用正方形的折叠方法。 初步学习吹画的技能,能选用颜色来进行装饰。 引导幼儿运用搓、团、压、印的塑造技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科 学 区
1、好玩的磁铁:磁铁、各种含铁的和不含铁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枪、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颜色变幻:主色颜料水、玻璃瓶、棉签等;
4、溶解现象:盐、沙子、果冻、食用油、洗发水等;
5、虹吸现象:玻璃杯、塑料卡纸等。
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感知探索磁铁的特性。 能运用多种工具了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种玩法,体验玩水的`快乐。 激发幼儿对色感的兴趣,尝试用主色调配变成另一种颜色。 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益 智 区
1、图形分类:分类盒、不同形状的图形等;
2、数字分类:数字分类盒、写有数字的汽车若干;
3、图形排序:排序卡、图形粘贴纸等;
4、图形拼图:七巧板等。
学习不受大小和颜色干扰,要求幼儿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培养幼儿学习根据数字投放相对应物体的数量。 学习有规律的图形排序。
语 言 区
1、看图讲述:提供语言图书等;
2、故事拼图:提供拼图等;
3、表演讲述:提供指偶表演台、小指偶等;
4、双语认读: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养幼儿喜欢看图书,初步学习按顺序翻阅图书并能边看边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教育幼儿爱护图书。 初步学习用小指偶来进行表演,并能讲出简单的故事内容。 激发幼儿对文字、英语的兴趣。
建 构 区
提供自制的大型纸箱积木、小型积木; 提供中型、小型塑料花片以及一些辅助材料。
在模拟结构中学习各种基本的建构技能和建构物体的基本特征。 能根据意感或命题进行有目的建构活动。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幼儿懂得爱护玩具和与同伴友好的行为习惯。
音 乐 区
提供:录音机、音乐磁带、各种打击乐器、节奏卡、头饰、纸制服饰等;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学习用不同打击乐器演奏2/4拍的歌曲,体验合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家乡的美好情感。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4
当鲜花在阳光之下娇艳的绽放,是绿叶最快乐的时刻;当孩子在游戏中探索,是孩子在自由的成长。在扎实践行《指南》大力倡导区域活动今天,我园的区域活动开展从模仿尝试蹒跚起步,在行动中研究学习不断改进,再在活动评比与展示中强化认识、快速提升,到如今的回归常态稳步前行。走出了我们独有的成长之路。
一、丰富理论知识,转变教师观念,了解自主游戏中区域活动实施方法
1、了解自主游戏中区域活动实施背景,转变教师观念
集体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幼儿园老教师及转岗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让区域活动真正走进幼儿园,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让老师对区域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从心里认可接纳区域活动。了解区域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皮亚杰认知理论提出:儿童是主动学习的,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教育应顺乎天性,注意因材而异。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些为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游戏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律法支撑。《纲要》中也规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准则,这些文件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为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策保障。
区角活动凸显了幼儿的操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发现性学习。能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增强幼儿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拓展课程的组织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的规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通过理论学习,老师了解区域活动的相关知识,对区角活动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他的意义和对幼儿的重要作用,懂得它是幼儿园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进行科学的区角环境创设和有效的区角游戏指导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从教技能,解决老师对集体教学与区角活动之间存在矛盾的质疑,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少了畏难情绪,各自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最佳的区角游戏空间。
2、掌握自主游戏中区域活动组织方法,让行动有章可循
首先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走出幼儿园,参加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回到园所进行二次推广培训,同时,在集中备课及教研活动时间组织集体学习,研读《指南》,明晰各大领域的核心价值,讨论实现核心价值过程中集体教学的弊端,引导教师看到区域活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观摩优秀的区角活动及环境创设,向教师推荐区角活动相关书籍和文章,教师自主学习,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形成的整体认识。
自主游戏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分为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运动六大类。区域活动的总体设计,要从三点上考虑:首先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孩子喜欢娃娃家,中班孩子对建构比较感兴趣,而大班孩子探究更感兴趣;其次要观察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再次就是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不能与课程割裂。自主游戏中的区域活动的内容确定,要充分考虑生活性,操作性、教育性、时代性。比如“超市”,“小医院”、”点心坊“、”烧烤摊“等,就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
活动室区角的创设一般以5—8个适应,涵盖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能同时容纳班级所有孩子进行活动。区域活动空间设计要遵循动静分开,比如建构区和图书区就不能相邻,会影响孩子阅读。娃娃家玩耍时声音较大,把它放到活动室门边的角落,既减少了对其它区域的影响,又使孩子来园自然入区,一天的开始就有一个快乐的心情;开放与闭合相结合,全是闭合的很占空间,与我们活动室面积相对狭小不符,缩小了孩子的活动范围,不利于活动操作;相关临近,比如科学区和数学区就可以紧邻设置,可以兼顾学科联系;巧妙留“死角”,如图书区就可以在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地方,光线要好,最好是自然光。植物种植观赏区可以放在阳台上、生活区,方便种植活动的开展,又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区域的分割可以用桌子,玩具柜,吊饰,积木,屏风等隔开;区域的标志要富有童趣,依据不同年龄特点用图片展示,大班可以有简单文字;区域材料的投放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是多样性,探究性,层次性,发展性相结合。教师将所要教的知识物化到材料中,孩子通过操作材料,自己获取或发现其中的知识信息,同时获取相关的经验技能。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的关键。材料的摆放要直观呈现,便于孩子取放,可以借助蒙氏的方法,让孩子根据标志自主对应放物。区域要有明确的规则,师生共同讨论后制定,规则展示要在醒目的位置,用图示直观展示,便于理解,大班可以图文并用。
在掌握区域环境常规创建方法的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到优秀幼儿园实地参观学习,并收集整理影像资料,返园进行二次培训。借助网络资源,收集区域活动相关图片和视频。大量的直观图片,供老师借鉴学习,老师心中的区角活动已经形成。
二、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
1、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投放丰富的材料
环境,教师,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三要素。而环境是主要的物质因素。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前期准备,教师从模仿开始,理论结合实际,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创建自己心中的区角活动环境。分析现有的空间条件,找出不能任意变动的位置,如门窗,壁柜等,再分析各种活动所需的活动空间、光线、材料存放、活动强度等,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画一张活动室的平面图,标上固定部门,如门窗厨壁等。然后在活动室的图纸上进行模拟摆设,以确定最佳方案。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及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选择区域内容,投放区域材料。在教师实践操作的基础上,组织区角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深入思考,不断完善。在评比的过程中,保教室设计科学的评价细则给老师以引领,督促教师丰富材料,让孩子有事可做。
2、合理安排一日作息,保障幼儿活动时间
为了避免区域活动材料成为一种摆设,保障孩子的活动权利,在一日幼儿生活作息表中,安排专门的区域活动时间,并加强督察,让孩子真正走进区角,进行自主游戏。通过孩子的操作让材料活起来,材料的适宜性彰显,有助于老师发现材料及区角设置的存在问题,在孩子的不断活动中改进,依据孩子的需要找到我们的不足。也为老师深入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打开一扇窗。
3、设置样板班,树立区角活动“样板间”
在区角活动全面铺开的同时,在小中大班个设立样板班一个,选择教师综合能力较强的班级担任,教研组长全程跟进,大到设置几个区,区域怎么摆放,材料的投放,小到材料的调整,区域分界线的巧妙设置,幼儿特殊情况的处理,幼儿的观察指导评价等全部以身说法,在亲身示范的基础上,和老师共同探讨更好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调整,反思,观摩,实验班的`老师对区角活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区角环境的创设也能根据孩子的与材料互动的反应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迈出了区角活动开展的第一步。无论是空间分割,材料投放,幼儿活动常规,区角氛围营造,教师指导策略都给其他班级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4、开展常态教研,点对点解决问题
在集中力量抓好实验班的同时,区角活动全园推进。将区角活动的开展纳入每周的日常教研中,教师们带着活动实践中的问题来,在会上陈述自己的问题,在大家讨论帮助下形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带着方案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后,老师们又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再次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请大家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进行评议,集思广益后再带着更新的方案去实践教学,如此反复几次,原来的问题得以解决,新的研究问题又会生成,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推向深入。
园长与教研组长针对活动研讨表格设计交换意见,开诚布公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依据我园教师的现状对表格内容做针对性的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开创我园教师区域活动研究的新模式,细化研讨内容,丰富研讨主题,将教研与区域活动充分融合,让研究引领发展,在研讨中提升,在互动中共进。通过区域活动的常态教研,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真正践行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将老师的目光从注重老师的教,吸引到幼儿的学,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支持幼儿学习策略的选择及运用,从幼儿活动的表现与反应中,去评析教师支持策略的科学性与适宜性,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和老师一起讨论最佳策略,在互动研讨中共同提高,达成共识,形成最适宜的幼儿学习支持策略,并推广至全园。通过5月份的家长开放日观摩活动,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家长,对区角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如何观察幼儿,怎样给予幼儿最有效的指导等问题分别从主观组织,客观观察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评析,提高教师指导区角活动的能力。
针对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问题,有的认为区角就是充分的自主活动,孩子是主人,教师给孩子提供相关领域的材料,且都是开放性的材料,一物多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充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教师只能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表现,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孩子帮助,而且介入的时机与方法一定要科学有效。与有教师认为在孩子活动以前就预设活动内容的做法有分歧,大家在相互的探讨与交流中,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同时对区角活动也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无缝对接。材料投放就是教师在用隐形的手掌控孩子的活动,集体活动的前期经验获得我们可以在区角中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孩子的区角活动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水平,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体教学。集体教学的延伸活动也有一大部分在区角中完成。针对集体教学时间局限性问题,在孩子们意犹未尽时,可将教学活动的学具材料,投放至区角,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如语言活动《小花籽找朋友》,教师在上课结束后,将头饰,图片,图画书等材料投放至语言区,孩子们兴趣极浓,在充分表演故事的基础上,还进行故事创编和续编,图画书也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的科学活动不适宜采用集体教学,如大班科学活动《测量》,更适宜在区角完成。让孩子们在充分操作与探究中发现现象,启迪思维。所以说,区角活动的内容教师是可以预先设置的,只要我们的材料投放足够科学,能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再加上我们老师的科学引导与巧妙介入,孩子们会在完全自主的情境中收获成长。
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取决于老师对孩子们需要的正确解读,而要了解孩子,细致科学的观察孩子是前提,只有我们老师心中有《指南》,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典型特征及教育目标都了然于心,那么我们就能在各种活动中有的放矢的实施我们的教育,不错失任意一个教育契机,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给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架,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从应然水平到实然水平的一次次飞跃,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现场观摩区角活动的开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孩子的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现孩子的精彩,看到材料的不足,并以活动中的老师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行为,找到区角活动中自己的位置。观摩活动后的专题对话,教师们各抒己见,有质疑,有震撼,有反思,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很大。老师们在观摩,学习,摸索和实践中,对区角活动的质疑在逐渐减少,班级的区角创设初具模型,区角活动的开展老师心里有了谱。区域规则由原来的教师说了算,变成了现在的孩子说了算,教师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启发引导孩子制定规则,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如区域的人数限制,图书区的安静读书,轻轻翻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在用自己的小手将规则用图画表达,张贴,大大提高对规则的遵守程度。因为他们不但知道了要这么做,还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
5、进行阶段性经验交流,同伴互助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对老师的区角活动指导水平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对老师的薄弱环节也了然于心,在期末请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实验班级班长做经验介绍,通过身边榜样的分享,让老师们少了一份障碍,更好的借鉴,完善自己的工作。如中班老师分享的教师活动介入策略“如何面对孩子活动中的纠纷”:当幼儿因材料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以裁判的身份介入,以自己所看到的瞬间景象或孩子的报告匆忙替孩子做出决定,而应该引导幼儿双方充分表达,将自己的游戏想法告诉同伴,引导发生矛盾的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理解对方的想法,需求,并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赞赏出现亲社会行为的幼儿。(师幼间的精彩对话摘录:明明:我想要这个这个盒子。师:可以给琪琪吗?琪琪:不可以,我也要盒子。师:那怎么办呢?都想要盒子,可是只有一个盒子。明明:轮流玩!师:好主意,可是谁先玩呢?琪琪:我先玩,然后明明玩.师:可以吗?明明:不行,我先玩,然后她玩,(琪琪立刻答应,松了手。明明拿了就走,叫住)。师:琪琪对你真好,她让你先玩,你应该对她说什么?明明:谢谢!师:这个琪琪让你先玩,下次你让琪琪先玩,好吗,(点点头),师大加赞赏琪琪:你让了明明,真好,轮流玩,两个人都能玩到!)通过老师细腻的过程的呈现,教师们一目了然,被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老师给了孩子尊重与理解,并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学习交往,解决问题。
教研组长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以总结,并根据活动的存在问题,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解决大家践行中的共性问题,答疑解惑,点对点解决问题,把区角活动开展有力向前推进,我们的区角活动翻开新的篇章。
6、邀请专家来园,答疑解惑
在已经有了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带领老师走出幼儿园,参观优秀园所的区角环境创设,开阔眼界和思路取长补短,并邀请专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与教师进行专题对话会,为教师答疑解惑。老师们带着问题学习,带着疑惑观摩,少了盲目性,有了专家的引领,方向更加明确,
三、以课题为依托,让自主游戏的区域活动走向深入
在不断摸索向前的过程中,不时回头看,找问题,查漏洞,将区域活动开展引向深入。在区角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成为我们的一大瓶颈,自主性的区角游戏活动开展不够。区域活动的评价过于笼统,浮于形式,形式单一,老师成为绝对的主角,少了孩子的自评与互评等问题依旧存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引领老师就一个点不断走向深入。我园申报的市级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也让我们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观察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进一步解决区域活动开展的实际问题。
随着自主游戏的区域活动不断深入,老师眼中有了孩子,对孩子有了敬畏之心,只有读懂孩子,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踏进孩子们那神奇而美好的世界。区域活动是孩子需要的,有助于孩子快乐成长,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令牌。唯有在区域活动这片沃土上不断耕耘,才会让它硕果累累,那就让我们聆听花开的声音,等待孩子们意外的美好。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5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幼儿在这个学期中,明显进步了不少。就拿区域活动玩的情况来说吧。以前和现在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第一,玩区域活动时的主动性。现在孩子一到教室就知道要开始玩区域活动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师的提醒了,都能自己主动去选择区角玩了,至于有几个新来的就另当别论了。以前,孩子还处于稳定情绪的情况下,个别还要老师的安慰等,部分幼儿还有点害怕,一进来就坐到椅子上,有的自己坐一会儿就去玩了,而有的则要老师叫了他以后才去玩。
第二,玩区域活动时的意向比较明确。以前,孩子玩区域活动时,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特别是喜欢到人多的地方,还有就是比较依赖老师,看见老师在哪里就去哪里,玩的时候随意性也比较大,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现在,孩子在玩区域活动时,最大的区别就是男孩子喜欢搭积木、串珠等建构材料,女孩子则喜欢扮家家。在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去的地方,并能简单的摆弄一些玩具,为自己提供一定的帮助,有时候还会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商量。建构时也有了方向,要给谁搭建一所房子,朝着这个方向搭建成功,并有了喜悦的心情。
第三,玩区域活动时的耐心也渐渐养成。以前,孩子是很容易被别人给打扰的,一有什么新奇的马上放下自己玩的玩具,去玩别人的玩具了。所以也造成了玩具到处乱放。现在,孩子虽然也会有所走动,但不会像以前那样把玩具拿来拿去,如果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才去别的地方玩。像搭积木那里,几个孩子要玩很长时间,先是个别幼儿自己的搭建,后来变成大家一起搭建,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乱玩的现象。这个要以后慢慢培养的。
相对而言,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孩子都在进步,老师也为他们高兴。区域活动也是在一天一天的摸索中,让孩子成长的,毕竟有太多的东西要让孩子学会。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6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
自由性——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活动。
自主性——按照自身发展水平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
个性化——不同的活动区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指导的间接性——依靠环境、材料为媒介,以语言为媒介。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
(一)、区域活动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提供有效途径
区域活动多数是属于自选活动,能为幼儿提供更多地按照自己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使幼儿更多的体验成功感和愉快感,这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区域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一种没用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区域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教育目标的要求设置的。如为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组织幼儿郊游、参观农贸市场、游动物园等活动,然后在建构区增设各种小动物,角色区增加“小市场”等。活动中幼儿通过联想,“动物园”、“小市场”等活动就出现了。
(三)、区域活动是幼儿分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能促使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
幼儿园课程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各有其应用价值和意义。儿童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自由游戏中学习、个人学习、与同伴一起学习等。
四、区域活动的创设
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游戏的主体是幼儿,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丰富的区域游戏材料,能促进幼儿活动的主动性,轻松、自主的活动区为孩子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机会,也为孩子的相互交往提供了良好环境,孩子们不自觉被有趣的自选活动所吸引,成为了活动区的真正主人。
(一)设立活动区的作用
1、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自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幼儿是通过自己的发现学习的,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成人的灌输,这样的学习便于幼儿理解和保持记忆。如幼儿在科学区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磁铁去吸各种铁制品(大头针、铁钉)和非铁制品(纸、棉花,塑料玩具)等,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磁铁只能够吸住铁制品,而不能吸住其他。通过自我探索,幼儿学到了知识,其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抽象灌输。因此,提供不同种类的活动区,让幼儿在其中快乐的学习和探索是符合幼儿心理、年龄特点的有效的教育形式。
2、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区域活动每个孩子提供了发挥潜力的舞台,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活动区中的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在活动区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增加了,教师有时指导孩子开展活动,有时亲自参与活动,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每个孩子谈话、交流,这种宽松的心理气氛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更加深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二)幼儿园活动区创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否能在正确理解活动的基础上将教育观念融于教育技巧,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关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材料玩具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应做到:
①材料玩具多样化:教师应当在各个活动区内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玩具,使幼儿在其中快乐地操作、探索和扮演。材料的种类应当适合不同孩子的能力和经验。如在益智区中提供的拼图玩具,其难度和复杂度应该有区别,在操作区中提供大小不等的串珠活动等,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其能力和经验的材料。材料既可以是成型的,也可以是未成型的,以激发幼儿创造力。材料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既提供幼儿单独玩的游戏材料,如拼图,也提供合作的游戏材料,如玩水、玩沙等,满足幼儿独自探索和与人交往的不同要求。
②材料玩具摆放清楚明确:多样化的玩具和材料应当有系统地分类放在开放性的、低矮的架子上,或者用透明的容器分类摆放,如筐、篮子、盘子等。同时也要用文字或图案来表示物品存放的位置。通过上述方式即帮助幼儿轻松顺利地取拿和收拾物品,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便于教师管理。
2、关于活动区的合理布置:教师在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众多的区域时需要考虑下述几点:
①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在划分界限时,除了考虑美观、漂亮之外,更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可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图案或质地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如在娃娃家里的地面刷上温暖的红色,在积木区的地面铺上地毯等,让孩子看了一目了然,很快就会记住了不同的区域。划分立体界限。运用架子、柜子或其他物体隔离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形成封闭或开放的空间。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饰物以示区别。可以用写有相关活动区的文字、图片或装饰物帮助幼儿认识区别各个区域。
在清楚划分各区域的同时,各个区域之间还要留出足够的便于幼儿进出的通道,保证活动区活动的顺利开展。
②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的位置,如把以安静的阅读活动为主的图书区和以动脑为主的数学区放在一起,把操作活动为主的积木区和娃娃家放在一起等。同时还要考虑:需要用水的活动区应当靠近盥洗间或取水处;自然区和图书区等需要明亮光线的区域应靠近窗户等。
③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如,幼儿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活动,可能会延伸至积木区;幼儿在自然区的活动可能会延伸至美工区,如某位幼儿在自然区观察了金鱼以后,可能就想把金鱼在水里游的情景画出来。应该预见幼儿可能出现的延伸活动,在活动区的设置上满足幼儿的这一需求。同时密切观察幼儿在各个活动区的活动,细心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调整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
④特别要注意的是:同一内容各年龄班制定的活动目标各不相同,幼儿园各年龄班现有的活动能力和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种活动区域的同一种活动内容在各年龄班活动的目标往往是不同的。同样是科学区的充气玩具,小班幼儿的活动目标就要制定的简单易于操作,如气球:小班只是让幼儿通过玩气球,知道气球是充气玩具,掌握它们的玩法;中班制定目标时就要考虑气力与充气玩具瘪、满的关系;大班幼儿根据年龄和自己的需要就要让他们去探索如何充气 。另外还可根据同一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不同情况,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比如:大班的服装设计区,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指导他们去设计新颖的款式,能力稍弱些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去装饰设计好的服装;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材料的整理、清洗、分类上。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的创设是幼儿园活动能否成功开展的第一步。它并不简单地依赖于教师的美工技能,而主要凭借教师对于活动区的正确理解、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创设活动区的教育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情景,使幼儿在和同伴之间、和成人之间、和各种玩具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现、获得实际经验,认识周围世界,进而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
(三)现阶段幼儿园区域的大致类型
在现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有多种多样的区域,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常规区域 如: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如娃娃家、理发店、超市、商店、医院、餐馆、交通岗、小记者、小警察)、阅读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感官操作区、沙水区、运动区等。
2、特色区域 所谓特色,可以解释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那么特色区域也就是与别的幼儿园不同的、比较独特的区域。这种特色可以是地域特色,也可以是园本、班本特色的体现。比如丹阳风。
3、主题区域 伴随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主题环境的建构已经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主题环境可以体现在墙饰上,也可以体现在区域环境上。主题区域即是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区域材料当中,引导幼儿在区域的自主活动中实现主题目标。
(看区域照片)
五、区域活动的指导:
(一)区域活动指导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师要依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确立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
2、自主性原则:
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已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发现问题、介决问题,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3、兴趣性原则:
区域活动的内容、设备、材料都应使幼儿对它们感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
4、探索性原则:
玩具,材料要多种多样,引发幼儿独立思考和想象勇于探索和创造;教师的指导要避免直接指导,应让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自已操作,探索,思考解决面监的各种问题,积累经验。
5、多样性原则:
包括区域内容、材料提供、教师指导、援助方法等方面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真正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6、适应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幼儿,其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幼儿实际出发来决定活动内容和教育要求,要有层次有递进性,以适应幼儿的不同需要
7、互动性原则: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1、观察者
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就要进行观察。教师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的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给幼儿作出适当的帮助,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在准备材料时,我们首先认真分析幼儿的需要,观察幼儿最近在哪些方面需要教师帮助。同样是运动区,要考虑幼儿是否会跳跳绳?能跳几个?沙包有几种玩法?然后投放适当的材料,教师与幼儿共同活动,对确实不会的幼儿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必要时还要采取整体观察的方法,整体了解幼儿的活动,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适合于自己的活动方式。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比如:好多幼儿对服装设计区投放的废旧材料不感兴趣,我们先是去了解原因,知道他们不感兴趣是觉得废旧材料不新颖,制作出来的衣服不能穿。于是我们指定专人指导服装设计,把制作出来的衣服进行装饰,配以活泼、欢快的音乐进行服装表演,不但深化了活动的主题,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培养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就感。当然整体观察时不但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是怎样做的,还需要什么帮助。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只有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地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因此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二是教师如何帮助每个幼儿发展?
2、指导者
一是个别指导。教师对不同的幼儿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重点应落在一两个幼儿身上,使不同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玩给福娃充气的游戏时,亮亮小朋友刚开始怎么吹也吹不起来,向周围环视了一圈,发现没人看见自己的无能,放下玩具就走。这时正好被一位教师看见,她刚准备上前帮忙,忽然意识到我们最近正在搞什么(子课题:何时介入幼儿的活动效果最佳),于是走到亮亮身边,轻声问道:你怎么不吹了?我不想吹没关系,你再试一次,把嘴对准使劲吹,绝对能行的。在老师的鼓励下,亮亮终于把福娃气球吹起来了,他拿着气球高兴地对客人老师说:这是我自己吹起来的。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同时对认知水平有限、动手能力差、有难度的幼儿要降低要求,提出建议。在服装设计区,晓旭因胆小,始终不敢动手,每次区域活动,他总是拿着剪刀剪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他不是不愿动手,而是怕做坏了老师会斥责他,小朋友嘲笑他。了解了他的心里压力,我们先是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操作,接着给他一些固定的模式练习剪,时间长了,他用剪刀的技巧越来越好,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现在它不但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简单的长方形剪法,而且对一些轮廓明显的图案也能够剪贴。对不认识操作材料、操作中出现错误的幼儿,应引导他们重新认识材料,探索最佳的操作方法。操作区的纸盒大比拼,这是男小朋友最感兴趣的,把形状相同的纸盒拼起来,摆成一个个形状怪异的机器人、大卡车。每到这时,嘉翔小朋友最容易把菱形的纸盒做卡车的轮子,其他小朋友总是和他争得面红耳赤,大家都认为,车子的轮胎变成菱形不但费油,而且行驶起来很不安全,但他总说这是下一个世纪的新型卡车。针对卡车的.轮子是菱形的与卡车的运动关系,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然后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对那些认知水平较高、能熟练操作但不感兴趣的幼儿及时提高要求,增加难度。
二是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幼儿得到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探索,增强好奇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的经验。假如教师只提供一些材料,没有和幼儿交往,对幼儿不作出反应,就会影响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随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赞许和强化、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六、区域活动的具体组织:
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一般流程:区域活动的开始 材料介绍、交代任务 提醒区域规则 进区域活动 小结
(一)区域活动的开始
1、介绍任务区
首先教师在活动前,有目的、计划向幼儿介绍今天开放的重点区域是什么区域(一个重点区域),这个区域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及幼儿实际水平或兴趣爱好,有一定指令性的区域,需要10名以内能力基本一样的幼儿参与,如小班第一次玩娃娃家前,教师可以展示娃娃家的玩具,让幼儿说说他们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在家里是谁在用这些东西,让幼儿来当爸爸妈妈,玩一玩,激发了幼儿玩娃娃家的兴趣。有教师的带动与指导,体现教师对幼儿有针对性个别指导(必选活动);其次介绍其它开放区域有哪些,让幼儿知道除了重点区域外,还有哪些区域开放(自选活动)。
2、介绍层次性材料
介绍层次性材料,让幼儿知道所开放的区域材料有哪些,特别是新投放的材料玩法,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玩法,增强幼儿进区兴趣。
3、区域活动中的规则
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进行探索、掌握技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操作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弱,遵守规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活动质量。
4、了解幼儿所进区域,幼儿自主选择区域
在介绍任务区和层次性材料后,教师要了解幼儿进区人数,对人数较多区域进行及时协调,让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有序持卡进去。
(二)、幼儿进区域活动
1、幼儿自主选择、主动探索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以往的游戏活动通常是在教师的控制、指挥下进行,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更适合幼儿发展的需求,我们让他们自主地决定“我想玩什么”,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让幼儿成了真正的主人。
2、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是“催化剂”其工作是协助幼儿沿着兴趣的方向发展,而善于捕捉幼儿活动中发现的新兴趣,导向新的游戏。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光停留在材料的提供上,还要适时的给予幼儿适当的启发、引导、激励,让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适当发现、总结,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积极性的提高。
例:幼儿最喜欢的建构区:教师角色是一个有着丰富建构经验、熟悉各种建筑材料、对建构活动有着浓厚兴趣,那么,教师如何在不干扰幼儿游戏进行的情况下,使用哪些指导用语?
1、诱导幼儿发展语言与思考能力,让幼儿自会发现一些数理关系呢:“哇,你用好多三角形、正方形的积木,你要不要数数一共有几块三角形和几块正方形”?“你左边和右边所排的积木一模一样呢”!“你看,这四块正方形的排在一起,刚好和一根长方形的一样长”!“你要弄一个圆的东西对吗?可是没有圆的积木,怎么办呢?哪些积木拼在一起可以变成圆的?”“火车要进山洞了,可是没有山洞啊?山洞怎么搭呢?”
2、切记教师和幼儿讨论或描述其作品时,避免这样的词句,如:“哇,你搭得好棒!”“你搭得好漂亮!” “你搭的是什么东西?”“你搭的是火车吧”类似这些可爱且有直截了当的句话方式,常给人空洞的感觉,并不能让幼儿觉得你真的关心或了解他的作品。而更不好的结果是,这些语都是属于单向沟通模式;常是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甚至是不用回答,就终止对话,丝毫不能帮助幼儿成长,教师应就幼儿所使用的:积木量、形状、特点、搭建方式、过程、新技巧的运用。
3、当许多孩子常停留在某能力阶段上原地打转,或者无法突破一些架构技巧时,教师可采用这些方法加以引导:
(1)、在积木区四周张贴积木搭建作品之大张图片,营造氛围,刺激幼儿向他挑战;
(2)、若有幼儿连续三四周,一直重复搭建同一作品形式,或在同一技巧上打转时,教师可在其身旁不声不响地,搭建难度较高的作品,让幼儿意外发现模仿,或者直接建议他、邀请他一起搭建,然后趁机示范新的搭建技巧;
(3)、当幼儿搭建失败、失去信心是,教师要有精神鼓励与协助,“这高速公路好像不太好搭!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大概是你底下这些积木太小了,所以会倒下来,你要不要换块大的积木试一试?”
(4)、积木区由于空间较大,在收拾上的确比其他区域费时费力,一到收拾时间,无人收拾或是收了这乱了那,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常使用限制幼儿使用时间或使用量,其实,只要结构区贴上清楚的标识,收拾时间一到,教师便与幼儿一起玩分类配对游戏:请每一个在常的幼儿收拾一两种积木,而教师自己也要加入收拾,除了示范收拾技巧外,添加收拾乐趣效率“哎呀,正方形的积木快收拾完,长方形的好像……”“咦,这里有好多动物还没回家呢!”如果幼儿舍不得拆掉自己的作品,或尚未完成的工程,教师可视情况保留,或在分享时间,请其介绍作品与搭建心得。
(三)、总结、回顾的形式
1、可以让幼儿进行小结谈话;可以谈谈自己玩了什么区域游戏,是怎么玩的。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区域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2、区域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绘画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记录工作实况,
3、让幼儿讲述重点活动区的游戏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集体讨论解决的方法。
4、可让幼儿展示活动区的成果;让幼儿相互分享;
5、教师可以把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到的现场、场景,工作过程,让幼儿讨论对、错 。
区域活动非常适合幼儿的个性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内区”理论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他认为“游戏活动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得出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最近发展区里的活动,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潜力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获得新的发展,区域活动如果开展好了,就是一种于以发展幼儿多种能力学习方式。如果组织得不好,就是一种无目的放任自由的游戏活动。要开展好区域活动,让它真正为幼儿学习和发展服务,那教师就要把工作做实,做细,还要持之以恒。
七、区域活动的总结:
区域活动表面看来是比较散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似乎是在玩,但是在玩的背后却渗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通过每一次的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幼儿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如面对困难有些幼儿找借口逃避,有些幼儿则坚持尝试,潜移默化中他们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尽可能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己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真谛!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7
xxxx年11月27日,我镇小班幼儿教师集聚一堂,探讨适合小班幼儿开展的区域和各区域的活动目标。目的就是分层次、分阶段的促进我镇区域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中我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了如何开展小班区域活动的共识。
以下是我镇小班教师共同探讨出来的适合小班开展的区域活动:
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比如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印小鱼等送到娃娃家,制作花环送到表演角。这样会加强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能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张园长也提出:“区域活动必须要坚持下去,要每天都做”,在孩子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就要投放新的材料来提升幼儿的兴趣,老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参与者,要随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更换和改善材料的投放,以保证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8
上周五下午,结合孩子们平时喜欢看的绘本图书,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绘本游戏区域。这次活动我们班三位老师共同投放了《巴巴爸爸系列图书》、《母鸡螺丝去散步》、《乌鸦面包店.》结合这三本绘本图书我们拓展了美工类、益智类、绘画类的游戏活动。
首先,我们以小班幼儿的兴趣出发,制作了益智类的迷宫游戏,孩子们在玩迷宫游戏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可以选择一个小伙伴结伴走迷宫,另外一种就是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磁铁,运用磁铁玩这个游戏。孩子们在刚刚投放这个区域的时候兴趣特别高,很喜欢和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所以,我们就将故事里的一些主要角色及其背景画下来将其在分割成大块的拼图,这样小班小朋友还比较有成就感。在我们为孩子们制作的这个小拼图时,为了防止拼图放乱,我们又将每个拼图按照尺寸,用卡纸制作了相应大小的边框,以便幼儿游戏过程中放错位置。这次活动,我们小三班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泥工制作区,这个区域我们结合了绘本《乌鸦面包店》将我们的娃娃家变成了面包店,小朋友们将在桌面上和小朋友制作的蛋糕送入面包店里有面点师烘烤后,在放在架子上售出。我也是面包店的销售员,在放面包的架子上,我将面包分成了三个价位。第一排:是一元钱的.,我就在每个面包的下面贴上:一元钱。第二排:是两元钱的,我就在每个面包的下面贴上两个两元钱。第三排是:三元钱的。我又将每个面包的下面贴上了三个一元钱。在销售面包的这个小环节中孩子们游戏的特别的快乐。而且还懂得了初步的买卖关系。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9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效果。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这使得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常规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这个学期我们采取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区域规则的良好习惯,具体如下:
一、通过各种标记、图示等来引导暗示幼儿自觉地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进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托班幼儿年龄小,思维特点又具有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采用形象生动的标记和图示来引导暗示幼儿游戏的规则。如:我们在每个区域都贴上小脚丫。当每个小脚丫上面的鞋子都摆满后,幼儿就会自觉到没有摆满鞋子的区域去玩,这样就可以避免拥挤和争抢区域的情况出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中尽情地玩耍、创作、想象;当他们在喝水的时候,也不需要我们老师一遍遍地重复告诉他们“要排队”,因为地上的三个“排队”的小脚丫就可以引导帮助他们自觉形成排队的习惯。又如:我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在进入区域后就知道如何玩、怎么玩,便在每个区域都贴上了由大班哥哥姐姐操作时的照片步骤图,形象又生动地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各种不同方式的引导,以促进幼儿自觉形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1、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拟人化语言
如:刚开学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以扔、踩玩具为乐趣,我没有严厉地批评说教、而是跟他们说:“老师刚刚听到了有许多玩具宝宝在哭,他们对我说‘他们很痛,不喜欢小朋友把他们扔到地上’,这时候有许多宝宝都马上把玩具从地上捡起来,放在框子里。
2、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间接地引导幼儿
如:有一次我们在“芽芽创意室”里为我们的南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自己撕的小纸片用固体胶粘在南瓜宝宝的身上),在我示范的时候,我便把固体胶宝宝的“帽子”放在了框子里、用好之后又把它给盖好。当小朋友自己在操作的时候,我就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会学着我的样子把“帽子”放在框子里,在完成之后,甚至有个别幼儿就开始帮助别人把固体胶宝宝盖上“帽子”。
3、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当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长”,表扬幼儿专心学习,坚持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勉励性的,如“你今天进步可真大,把袜子宝宝都打扮的漂漂亮亮了,下次记得把纸屑放进小纸篓里,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讨论性的,如“离开座位时为什么要把椅子靠进桌子”;通过讨论让孩子了解到,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而受伤,而且教室空间会变得很小等。这样,除了让幼儿有参与感外,也能让幼儿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且能够确实遵守。
三、通过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
如:由于托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的现象产生。我们便通过语言活动《我的好朋友》、以及社会活动《大家一起玩》等告诉小朋友们之间应该学会谦让、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合作……来共同操作各种玩具。
四、通过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习惯
如果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会经常以面谈、电话、QQ、成长档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一些情况,与家长形成合力、统一理念争取把幼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及时纠正,并对一些好的习惯给予及时的鼓励,加以巩固。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芽芽二班的小朋友从当初玩具、材料铺满地、你争我抢闹翻天的情况,到现在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在没有我们老师的情况下进入到各个区域中去自由玩耍。真得让我们三位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0
今天早上我去裕元幼儿园参加了昆山市幼儿园区域联动教学研讨活动,一上午听了四堂教学活动。分别是绣衣幼儿园朱湘萍老师的中班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裕元幼儿园杨燕老师的中班音乐活动《餐具交响曲》;前进幼儿园赵吉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看谁拍得多》,还有光大幼儿园翁丽娜老师的小班音乐活动《数豆豆》。这四堂活动都很优秀,下面我就来简单的说下我的想法和体会吧。
中班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1.活动内容激于绘本,源于生活,情节贯穿非常好。2.活动中教师能化繁为简,深化重点(首尾相接的方法),能够在每一个关键、操作的时候提出要求。3.从细微处入手,合理提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并学习测量的方法。
中班音乐活动《餐具交响曲》:1.图谱的设计简单清楚,易懂。2.乐曲图谱的呈现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3.能够很好的.掌握两个难点:一是让小朋友自己敲,老师不敲。二是让小朋友上台替换餐具。4.打击乐活动一定要在听音乐之前做准备,活动开始教师先引导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啦啦操这一环节非常好。
大班数学活动《看谁拍得多》:1.活动环节设计丰富,有层次性。2.活动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贴近幼儿生活。3.承上启下,教学策略既简约又深动。4.活动重难点一一展开。5.幼儿学习品质的体现:那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目标,渗透了一种坚持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6.自然活泼,师幼互动,幼幼互动非常好。
小班音乐活动《数豆豆》:
1.提醒在前(教师运用各种语言),示范在后(个别示范),节奏紧凑。
2.这是一首非常富有情趣的歌曲,非常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
3.活动中从认识豆豆,数豆豆开始,逐渐学习歌曲,层层深入。
4.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之间的合作。
5.最后的游戏中既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歌曲的学习,又让幼儿充分感受了游戏的快乐。
6.教具、学具丰富,活动设计非常紧凑,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1
本学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建构区、美工区、图书区、种植区、益智区。坚持每天开展一个小时的区域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结合每月主题投放材料。如:在美工区投放各类不同的纸张,让幼儿练习能折出飞机、船。投放豆类、米类、树叶,让幼儿练习粘贴画。投放超轻黏土让孩子进行创意手工……投放塑料剪刀、胶带等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树叶、泡泡泥、贝壳、石头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在我们建构区,开始我们与幼儿一起进入角色,那样幼儿自然表演有点释放不出。我们就退出,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益智区》设计了“图形变变变”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根据原型进行拼图,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拼图的难度系数降低了。这样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幼儿也愿意玩儿了。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准备的材料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域活动能够更好的锻炼幼儿的用心性,对幼儿的动作、言语、思维、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取游戏材料,选取活动资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图书区也是班级里重要的区域,我们会结合主题向图书区投放与之相关的书籍,孩子们都非常热爱阅读等。
五、特色
本学期建构区和美工区以及图书区有着各自的亮点。美工区投放了丰富的材料,给孩子提供无限创作的机会。建构区投放足够材料结合月主题,孩子进行主体搭建。以及图书区,会有孩子在某个时间内讲故事,与朋友们共读。区域活动又叫做个别化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区域活动开展的很好,下学期再接再厉。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2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潜力得到用心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带给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一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用心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状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带给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透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思考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带给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取。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能够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取。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用心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潜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潜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状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忙,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状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齐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透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3
为了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课题研究的能力,我园于3月10日上午召集课题成员在会议室进行课题阶段性小结和研讨。本次共有30位课题成员参与了交流与讨论。
首先教研主任介绍了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对一直以来所做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小结。包括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还思考了下阶段工作重点,并谈了关于下一阶段课题实施的设想。让老师们了解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渠道干什么事,最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每位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应该研究,怎样才能让区域充分发挥影响幼儿的作用。
在此次课题研讨中,老师们针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经过这样的思考及讨论,相信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实施的态度将更为积极主动,课题研究目标将更为明确,对幼儿园整体的教科研能力也有更大提高。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4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和我园的教学特色开展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大班年级组一共开设了民间游戏区、编织区、美食区、印染区、服饰区、剪纸区、益智区、科发区、建构区、阅读区、表演区等,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一、材料的投放
1、结合幼儿园教学特色——民间游戏,挖掘农村资源,共同制作游戏器材。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有很大一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竹竿、绒线、纸板、草席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并进行制作。幼儿对各自带来的游戏材料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也进一步开发了农村资源。
2、巧用区域活动器材,让幼儿人人参与各种活动。
民游器材种类繁多,如:民间游戏区器材有很多的品种,如:沙包、抽陀螺、滚铁圈、抬轿子、竹竿舞、跳布袋、旱龙船、踩高跷、抛绣球、推小车、风车、竹蜻蜓等近30个品种,但每班每种的数量较少,我们便把所有大班的民游器材集中起来进行整理分配,责任到班,每班负责管理5、6种,然后设计游戏方案和安排表,这样就可以让大班的所有孩子都能玩到所有的民游器材。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民间游戏区设计了“旱龙船”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还能自己组织进行比赛;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同色的一双旱龙船”该成了“不同色的旱龙船”的游戏,如一只是绿色,一只是黄色,那么就可以按照颜色进行直观的喊口号进行游戏。游戏器材适当调节后,能力差的幼儿也有了很高的游戏兴趣。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民间游戏区,孩子们的积极性不够,往往会产生游戏的倦怠感;在表演区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形式各样的幼儿活动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我们准备把游戏展示、活动比赛等形式加入到幼儿活动中去,班与班之间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让每个活动区能精致的呈现,也让孩子们都能尽情的游戏。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开展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了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学习,我省开展了幼儿园区角活动评比。三月份我们铁东区选取了8所幼儿园参加评选,教工幼儿园和旭虹早教幼儿园被省里抽检。这次活动从去年开始就进行了,我们除配合市初检外,还多次下到幼儿园进行指导。通过这次检查指导,使我对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教师活动前的用心准备使我很受触动
准备是第一环节,其中包括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区域材料的准备。在区域活动中,活动环境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教师充分利用特定的空间和四周墙壁展示与课的主题相关的资料、照片或孩子的美术制作作品。比如“巧手区”:使用汤勺勺豆子、系鞋带、编辫子等;“益智区”:用小木棍排序粗细长短、加减编应用题等;“表演区”:蚌壳做成沙球,竹块做成快板等进行打击乐等。教师的用心准备给孩子提供了创造和学习的空间。
二、教师有目的的组织与指导使幼儿玩得开心
组织与指导是区域活动的主体部分,在这个环节里,活动完全是自由的。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协助参与使区角活动变得更有兴趣性和教育意义。幼儿玩得非常开心!
三、活动后的总结评价恰当好处
总结评价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也是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其参与再次活动的欲望。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评价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评价中很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总结,有全班进行的,由分组讨论的,还有让幼儿自己评价的,也有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和教师的全面评价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区域活动的过程感觉很完整。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快乐的活动,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更好地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是我们幼儿教师努力要做的。作为教研员我们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不断地进行研究,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09-21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05-27
区域活动总结01-14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篇02-21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篇)03-09
小班区域活动总结06-10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10篇07-16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10篇)01-19
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07-13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计划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