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
我园在实施《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通过实施整合幼儿园区域活动, 旨在通过研究,在课程主题目标的背景下,整合多种教育元素,形成有效的区域活动整合性经验。
一、整合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随着课程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要以教育的整体观来看待幼儿的学习,以整合的理念、组织、指导、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的内容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各个区角活动的内容、与角色游戏的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整合,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中班《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区域活动方案时,根据“主题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从发展幼儿“八大智能”出发,整合集体活动、角色游戏、家庭、日常生活,建构游戏方案。如:我们创设的“娃娃家”、“美美屋”、 “小作坊”、“金庭花园”、“动物园”、“展览馆”等游戏内容将角色区游戏、美工区游戏、益智区游戏、建构区游戏、语言区游戏有机地整合起来,创设互生、互补、互动的区域活动,充分发挥整合性区域活动的自由度,尊重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每个区域独特的功能以及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克服了有的区域参与的幼儿特别多,有的区域却无人问津“偏区”现象,孩子们可以在“小作坊”精心制作小礼品送到“美美屋”; “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也忙着为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去“美美屋”挑选礼品等。丰富的区域内容,使幼儿产生每个区域都要去玩一玩的愿望,从而逐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由此同时,各区域的活动内容、材料和玩法,我们整合孩子日常生活、家长资源、集体教学活动、幼儿个体差异、当前学习兴趣、经验和需要等进行预设和调整,如:在主题开展前期,整合集体教学活动《爱心小屋》、《漂亮的房子》创设了新的区域“美美屋”和“金庭花园”,并根据孩子游戏需要调整“小作坊”的.内容和玩法,鼓励他们为“金庭花园”“设计”新式花园,这样不但整合了主题目标,也促进了区角与区角之间的联系,幼儿的绘画技能、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主题开展中期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创设“古樟园”,让幼儿在做做、画画、玩玩中对家乡资源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活动中,在教师以角色身份引导中,平时不太愿意交流的孩子也能乐意介绍自己“喜欢”和“设计”的东西。在“展览馆”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与家庭、集体教学活动、其他区角、日常生活的整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归类逻辑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动态内容,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
有生命力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应是动态的,这主要表现在区域的种类和重点区域应随着活动的变化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地变化,根据主题目标,逐步开设各区域活动,前期开设了“娃娃家”、“美美屋”、“小作坊”、“幼儿园”、“开心画廊”;中期开设了“金庭花园”、“古樟园”;后期开设“展览馆”,整个主题活动中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区域活动”随着“主题目标”走,体现了主题目标的层次性,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呈现了动态的过程,主题中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日常生活目标也追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不管是前期经验的积累,新经验的习得,还是经验的迁移,都发生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了使区域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们在预设游戏方案时,建构重点区域,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内容,分阶段预设目标,目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挑战性,使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始终对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丰富材料,促使幼儿能力的提高
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材料为依托的,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去发现、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其成长。首先我们区域活动的内容跟着主题走,所以新的主题开始各区域的活动材料必须根据本主题区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来投放,游戏的材料是根据《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目标,设置、提供“孩子常见的、身边的环境”;“超市”游戏的材料是“鼓励家长一起收集当季本土特产,丰富超市的食物”;“展览馆”的材料是“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废旧物、纸盒供幼儿创造、制作”;参观古樟园后幼儿的美术作品、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和丰富在建构区“古樟园”中,幼儿的折纸“房子”、“桥”、“船”都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喜欢呈现的作品,也只有呈现这样的作品孩子才有成就感。在整个主题进行过程中,整合集体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家庭亲子活动来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增添、补充和调整。在“小作坊”游戏中,可以看到游戏前期、后期材料是变化的,还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有利于能力差异的孩子在能力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体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2
当鲜花在阳光之下娇艳的绽放,是绿叶最快乐的时刻;当孩子在游戏中探索,是孩子在自由的成长。在扎实践行《指南》大力倡导区域活动今天,我园的区域活动开展从模仿尝试蹒跚起步,在行动中研究学习不断改进,再在活动评比与展示中强化认识、快速提升,到如今的回归常态稳步前行。走出了我们独有的成长之路。
一、丰富理论知识,转变教师观念,了解自主游戏中区域活动实施方法
1、了解自主游戏中区域活动实施背景,转变教师观念
集体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幼儿园老教师及转岗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让区域活动真正走进幼儿园,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让老师对区域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从心里认可接纳区域活动。了解区域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皮亚杰认知理论提出:儿童是主动学习的,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教育应顺乎天性,注意因材而异。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些为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游戏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律法支撑。《纲要》中也规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准则,这些文件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为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策保障。
区角活动凸显了幼儿的操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发现性学习。能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增强幼儿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拓展课程的组织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的规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通过理论学习,老师了解区域活动的相关知识,对区角活动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他的意义和对幼儿的重要作用,懂得它是幼儿园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进行科学的区角环境创设和有效的区角游戏指导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从教技能,解决老师对集体教学与区角活动之间存在矛盾的质疑,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少了畏难情绪,各自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最佳的区角游戏空间。
2、掌握自主游戏中区域活动组织方法,让行动有章可循
首先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走出幼儿园,参加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回到园所进行二次推广培训,同时,在集中备课及教研活动时间组织集体学习,研读《指南》,明晰各大领域的核心价值,讨论实现核心价值过程中集体教学的弊端,引导教师看到区域活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观摩优秀的区角活动及环境创设,向教师推荐区角活动相关书籍和文章,教师自主学习,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形成的整体认识。
自主游戏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分为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运动六大类。区域活动的总体设计,要从三点上考虑:首先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孩子喜欢娃娃家,中班孩子对建构比较感兴趣,而大班孩子探究更感兴趣;其次要观察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再次就是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不能与课程割裂。自主游戏中的区域活动的内容确定,要充分考虑生活性,操作性、教育性、时代性。比如“超市”,“小医院”、”点心坊“、”烧烤摊“等,就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
活动室区角的创设一般以5—8个适应,涵盖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能同时容纳班级所有孩子进行活动。区域活动空间设计要遵循动静分开,比如建构区和图书区就不能相邻,会影响孩子阅读。娃娃家玩耍时声音较大,把它放到活动室门边的角落,既减少了对其它区域的影响,又使孩子来园自然入区,一天的开始就有一个快乐的心情;开放与闭合相结合,全是闭合的很占空间,与我们活动室面积相对狭小不符,缩小了孩子的活动范围,不利于活动操作;相关临近,比如科学区和数学区就可以紧邻设置,可以兼顾学科联系;巧妙留“死角”,如图书区就可以在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地方,光线要好,最好是自然光。植物种植观赏区可以放在阳台上、生活区,方便种植活动的开展,又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区域的分割可以用桌子,玩具柜,吊饰,积木,屏风等隔开;区域的标志要富有童趣,依据不同年龄特点用图片展示,大班可以有简单文字;区域材料的投放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是多样性,探究性,层次性,发展性相结合。教师将所要教的知识物化到材料中,孩子通过操作材料,自己获取或发现其中的知识信息,同时获取相关的经验技能。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的关键。材料的摆放要直观呈现,便于孩子取放,可以借助蒙氏的方法,让孩子根据标志自主对应放物。区域要有明确的规则,师生共同讨论后制定,规则展示要在醒目的位置,用图示直观展示,便于理解,大班可以图文并用。
在掌握区域环境常规创建方法的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到优秀幼儿园实地参观学习,并收集整理影像资料,返园进行二次培训。借助网络资源,收集区域活动相关图片和视频。大量的直观图片,供老师借鉴学习,老师心中的区角活动已经形成。
二、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
1、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投放丰富的材料
环境,教师,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三要素。而环境是主要的物质因素。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前期准备,教师从模仿开始,理论结合实际,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创建自己心中的区角活动环境。分析现有的空间条件,找出不能任意变动的位置,如门窗,壁柜等,再分析各种活动所需的活动空间、光线、材料存放、活动强度等,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画一张活动室的平面图,标上固定部门,如门窗厨壁等。然后在活动室的图纸上进行模拟摆设,以确定最佳方案。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及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选择区域内容,投放区域材料。在教师实践操作的基础上,组织区角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深入思考,不断完善。在评比的过程中,保教室设计科学的评价细则给老师以引领,督促教师丰富材料,让孩子有事可做。
2、合理安排一日作息,保障幼儿活动时间
为了避免区域活动材料成为一种摆设,保障孩子的活动权利,在一日幼儿生活作息表中,安排专门的区域活动时间,并加强督察,让孩子真正走进区角,进行自主游戏。通过孩子的操作让材料活起来,材料的适宜性彰显,有助于老师发现材料及区角设置的存在问题,在孩子的不断活动中改进,依据孩子的需要找到我们的不足。也为老师深入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打开一扇窗。
3、设置样板班,树立区角活动“样板间”
在区角活动全面铺开的同时,在小中大班个设立样板班一个,选择教师综合能力较强的班级担任,教研组长全程跟进,大到设置几个区,区域怎么摆放,材料的投放,小到材料的调整,区域分界线的巧妙设置,幼儿特殊情况的处理,幼儿的观察指导评价等全部以身说法,在亲身示范的基础上,和老师共同探讨更好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调整,反思,观摩,实验班的老师对区角活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区角环境的创设也能根据孩子的与材料互动的反应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迈出了区角活动开展的第一步。无论是空间分割,材料投放,幼儿活动常规,区角氛围营造,教师指导策略都给其他班级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4、开展常态教研,点对点解决问题
在集中力量抓好实验班的同时,区角活动全园推进。将区角活动的开展纳入每周的日常教研中,教师们带着活动实践中的问题来,在会上陈述自己的问题,在大家讨论帮助下形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带着方案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后,老师们又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再次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请大家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进行评议,集思广益后再带着更新的方案去实践教学,如此反复几次,原来的问题得以解决,新的研究问题又会生成,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推向深入。
园长与教研组长针对活动研讨表格设计交换意见,开诚布公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依据我园教师的现状对表格内容做针对性的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开创我园教师区域活动研究的新模式,细化研讨内容,丰富研讨主题,将教研与区域活动充分融合,让研究引领发展,在研讨中提升,在互动中共进。通过区域活动的常态教研,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真正践行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将老师的目光从注重老师的教,吸引到幼儿的学,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支持幼儿学习策略的选择及运用,从幼儿活动的表现与反应中,去评析教师支持策略的科学性与适宜性,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和老师一起讨论最佳策略,在互动研讨中共同提高,达成共识,形成最适宜的幼儿学习支持策略,并推广至全园。通过5月份的家长开放日观摩活动,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家长,对区角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如何观察幼儿,怎样给予幼儿最有效的指导等问题分别从主观组织,客观观察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评析,提高教师指导区角活动的能力。
针对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问题,有的认为区角就是充分的自主活动,孩子是主人,教师给孩子提供相关领域的材料,且都是开放性的材料,一物多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充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教师只能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表现,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孩子帮助,而且介入的时机与方法一定要科学有效。与有教师认为在孩子活动以前就预设活动内容的做法有分歧,大家在相互的探讨与交流中,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同时对区角活动也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无缝对接。材料投放就是教师在用隐形的手掌控孩子的活动,集体活动的前期经验获得我们可以在区角中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孩子的区角活动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水平,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体教学。集体教学的延伸活动也有一大部分在区角中完成。针对集体教学时间局限性问题,在孩子们意犹未尽时,可将教学活动的学具材料,投放至区角,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如语言活动《小花籽找朋友》,教师在上课结束后,将头饰,图片,图画书等材料投放至语言区,孩子们兴趣极浓,在充分表演故事的基础上,还进行故事创编和续编,图画书也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的科学活动不适宜采用集体教学,如大班科学活动《测量》,更适宜在区角完成。让孩子们在充分操作与探究中发现现象,启迪思维。所以说,区角活动的内容教师是可以预先设置的,只要我们的材料投放足够科学,能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再加上我们老师的科学引导与巧妙介入,孩子们会在完全自主的情境中收获成长。
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取决于老师对孩子们需要的正确解读,而要了解孩子,细致科学的观察孩子是前提,只有我们老师心中有《指南》,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典型特征及教育目标都了然于心,那么我们就能在各种活动中有的放矢的实施我们的教育,不错失任意一个教育契机,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给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架,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从应然水平到实然水平的一次次飞跃,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现场观摩区角活动的开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孩子的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现孩子的精彩,看到材料的不足,并以活动中的老师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行为,找到区角活动中自己的位置。观摩活动后的专题对话,教师们各抒己见,有质疑,有震撼,有反思,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很大。老师们在观摩,学习,摸索和实践中,对区角活动的质疑在逐渐减少,班级的区角创设初具模型,区角活动的开展老师心里有了谱。区域规则由原来的教师说了算,变成了现在的孩子说了算,教师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启发引导孩子制定规则,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如区域的人数限制,图书区的安静读书,轻轻翻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在用自己的小手将规则用图画表达,张贴,大大提高对规则的遵守程度。因为他们不但知道了要这么做,还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
5、进行阶段性经验交流,同伴互助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对老师的区角活动指导水平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对老师的薄弱环节也了然于心,在期末请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实验班级班长做经验介绍,通过身边榜样的分享,让老师们少了一份障碍,更好的借鉴,完善自己的工作。如中班老师分享的教师活动介入策略“如何面对孩子活动中的纠纷”:当幼儿因材料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以裁判的身份介入,以自己所看到的瞬间景象或孩子的报告匆忙替孩子做出决定,而应该引导幼儿双方充分表达,将自己的游戏想法告诉同伴,引导发生矛盾的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理解对方的想法,需求,并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赞赏出现亲社会行为的幼儿。(师幼间的精彩对话摘录:明明:我想要这个这个盒子。师:可以给琪琪吗?琪琪:不可以,我也要盒子。师:那怎么办呢?都想要盒子,可是只有一个盒子。明明:轮流玩!师:好主意,可是谁先玩呢?琪琪:我先玩,然后明明玩.师:可以吗?明明:不行,我先玩,然后她玩,(琪琪立刻答应,松了手。明明拿了就走,叫住)。师:琪琪对你真好,她让你先玩,你应该对她说什么?明明:谢谢!师:这个琪琪让你先玩,下次你让琪琪先玩,好吗,(点点头),师大加赞赏琪琪:你让了明明,真好,轮流玩,两个人都能玩到!)通过老师细腻的过程的呈现,教师们一目了然,被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老师给了孩子尊重与理解,并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学习交往,解决问题。
教研组长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以总结,并根据活动的存在问题,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解决大家践行中的共性问题,答疑解惑,点对点解决问题,把区角活动开展有力向前推进,我们的区角活动翻开新的篇章。
6、邀请专家来园,答疑解惑
在已经有了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带领老师走出幼儿园,参观优秀园所的区角环境创设,开阔眼界和思路取长补短,并邀请专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与教师进行专题对话会,为教师答疑解惑。老师们带着问题学习,带着疑惑观摩,少了盲目性,有了专家的引领,方向更加明确,
三、以课题为依托,让自主游戏的区域活动走向深入
在不断摸索向前的过程中,不时回头看,找问题,查漏洞,将区域活动开展引向深入。在区角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成为我们的一大瓶颈,自主性的区角游戏活动开展不够。区域活动的评价过于笼统,浮于形式,形式单一,老师成为绝对的主角,少了孩子的自评与互评等问题依旧存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引领老师就一个点不断走向深入。我园申报的市级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也让我们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观察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进一步解决区域活动开展的实际问题。
随着自主游戏的区域活动不断深入,老师眼中有了孩子,对孩子有了敬畏之心,只有读懂孩子,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踏进孩子们那神奇而美好的世界。区域活动是孩子需要的,有助于孩子快乐成长,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令牌。唯有在区域活动这片沃土上不断耕耘,才会让它硕果累累,那就让我们聆听花开的声音,等待孩子们意外的美好。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3
上周,我作为家委会成员参加了太铁一幼小六班的家长参观活动,真实地走进了孩子的课堂,直接面对了孩子在园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教学状况,感谢幼儿园提供了这样一次相互交流的机会,也感谢老师们辛勤的教育,感谢女儿在这一时刻让我收获到了她的成长和进步。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深切感受到:
一是老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进一步增进。这次活动向家委会成员展示了太铁一幼生动的教学案例,使家长委员们和老师、孩子零距离地体验到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体验到太铁一幼的教育教学特色,使我们家委会成员对幼儿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是老师们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和关怀。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在太铁一幼的园区里我看到了老师们及园领导细心的呵护、无微的关怀、精心的照顾、耐心的引导、温馨地游戏,这些无不令所有家长啧啧称赞,佩服之至。
三是丰富的'区域教学活动体现了科学的、启发式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益处。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区域自由地绘画、尽情地游戏、创造性地 利用废旧的物品做出数字、图形,还充满想象力地构建自己的积木王国,我切实感受到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启蒙,孩子求知的兴趣变得更浓厚了。
四是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多么的幸福。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需要我们每一位家长去认真研读的书。今天的工作忙不完,也许明天还能继续,但是孩子成长的时光是永远不会倒退的。家长应该珍惜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关注孩子所关注的,惊奇孩子所惊奇的,感受孩子所感受的,从内心去解读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把陪同孩子一起成长作为最美最真的快乐享受。
牛皓然入园已经七个多月了,我想衷心地对老师们说,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谢谢你们。作为家长,我们也非常重视把家庭教育搞好,把家庭建设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努力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 我相信,幼儿园也是孩子温暖可爱的家,在这里,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4
区域活动是适合孩子又为幼儿所喜欢的活动,我们班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爱好为幼儿创设了爱心医院、迷你书屋、手工DIY坊、科学探索区、美术画馆、建构区、娃娃银行。
爱心医院:我们为爱心医院增加了医院规则,给药品进行了分类,为不同的主角制作了工作牌,为病床做了床单、枕头,收集了药盒并重新进行了布置。
迷你书屋:为迷你书屋更换了新书架,增加了游戏规则和要求,带领幼儿自制了若干本小书,并制作了书签、借书卡等。
手工DIY坊:为幼儿准备了橡皮泥、水彩笔、油画棒31份,纸杯、彩纸、纸杯、瓶子、刺绣、不织布、隔热垫等材料供幼儿手工制作。
科学探索区:为幼儿准备了多米诺骨牌、搞笑的电话、灯泡亮了、滚滚轮、水的沉浮、磁铁、小鸟进笼、静电实验、旋转玩具、搞笑的纸桥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带给了丰富的'材料
美术画馆:为“画家”准备了绘画材料,为开画廊的“老板”准备了“资金”。
建构区:为幼儿准备了大插片、小插片、智力棒、插管、水管工等。
娃娃银行:为幼儿准备了柜台、钱柜、各种钞票若干张、存折32份。
透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DIY坊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5
今天早上我去裕元幼儿园参加了昆山市幼儿园区域联动教学研讨活动,一上午听了四堂教学活动。分别是绣衣幼儿园朱湘萍老师的中班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裕元幼儿园杨燕老师的中班音乐活动《餐具交响曲》;前进幼儿园赵吉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看谁拍得多》,还有光大幼儿园翁丽娜老师的小班音乐活动《数豆豆》。这四堂活动都很优秀,下面我就来简单的说下我的想法和体会吧。
中班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1.活动内容激于绘本,源于生活,情节贯穿非常好。2.活动中教师能化繁为简,深化重点(首尾相接的方法),能够在每一个关键、操作的时候提出要求。3.从细微处入手,合理提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并学习测量的方法。
中班音乐活动《餐具交响曲》:1.图谱的设计简单清楚,易懂。2.乐曲图谱的呈现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3.能够很好的掌握两个难点:一是让小朋友自己敲,老师不敲。二是让小朋友上台替换餐具。4.打击乐活动一定要在听音乐之前做准备,活动开始教师先引导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啦啦操这一环节非常好。
大班数学活动《看谁拍得多》:1.活动环节设计丰富,有层次性。2.活动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贴近幼儿生活。3.承上启下,教学策略既简约又深动。4.活动重难点一一展开。5.幼儿学习品质的体现:那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目标,渗透了一种坚持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6.自然活泼,师幼互动,幼幼互动非常好。
小班音乐活动《数豆豆》:
1.提醒在前(教师运用各种语言),示范在后(个别示范),节奏紧凑。
2.这是一首非常富有情趣的歌曲,非常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
3.活动中从认识豆豆,数豆豆开始,逐渐学习歌曲,层层深入。
4.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之间的合作。
5.最后的游戏中既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歌曲的学习,又让幼儿充分感受了游戏的快乐。
6.教具、学具丰富,活动设计非常紧凑,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6
区域活动的幼儿评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潜力、建构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新《纲要》精神指引下,我们努力改变区域活动中幼儿评价方式,体会到有效的观察为区域幼儿评价带给依据,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的结果为幼儿的学习带给新的平台、幼儿、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区域活动成效落实的主体,因此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还要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教师依此进行指导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主要观察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的兴趣基础如何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每个幼儿能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兴趣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根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的许多区域活动中,一些幼儿的兴趣比较短暂、容易转移,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活动,致使许多活动都是浅尝辄止,如:主题活动《蚂蚁王国》,开始我们只是在美工区里投放蚂蚁图案让幼儿进行涂色、绘画,剪纸(蚂蚁图形),刚开始第一天,幼儿的兴趣比较高,到了第二天,入区时,孩子在区里待的时间变短了,过了几天,就已经很少有幼儿光顾这个区域了。于是,与班上老师交流,重新调整这个区域的材料,材料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而在群众活动中,常引导幼儿介绍与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幼儿对如何运用所有的材料装饰蚂蚁,包括用什么图案、什么颜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蚂蚁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持续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活动充满热情,实现了幼儿与区域活动之间的用心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价幼儿对区域活动是否感兴趣,主要看幼儿是否喜欢活动,在活动区域中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为幼儿只有感兴趣了,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在此过程中用心探索。
二、幼儿能否依计划活动
区域活动不是幼儿随心所欲的活动,也不是幼儿在活动区无所事事的活动,更不是幼儿在活动区到处转悠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要依计划开展活动。所以,制定计划是幼儿进行活动的起始(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幼儿要能决定自己选取什么区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过在区域的时间,也即幼儿要在头脑中构成一个比较明确的活动意向。在活动过程中,依活动的意向执行、完成活动。每一天下午离园前,教师指导幼儿制定计划,让幼儿有一个明显的目标方向,待到明日入区时,幼儿能有秩序、规律的操作。
三、幼儿的参与状况
评价幼儿的参与状况要观察幼儿是主动、独立地选取区域活动,还是盲目服从别人,或模仿别人选取区域活动;做出选取后在区域是坚持玩一段时间,还是频繁地变换材料,甚至在于各个区域中游荡;此外,还能够观察幼儿是否关心自己的活动成果,如果幼儿用心参与活动,就会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或最后的成果很关注,透过对活动成果的了解,获得成就感,或是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对自己进行定位。这些方面都能够使我们对幼儿的活动参与做出评价。如:在《蚂蚁王国》这主题中,让孩子到户外观察蚂蚁,孩子们很兴奋,双眼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一点小细节,有的幼儿甚至一边观察一边思索,脑袋里出现了很多的“什么”,在回忆时间里,孩子们获得很多有关蚂蚁的知识。幼儿幼儿甚至因为自己的发现获得成就感。
四、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
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进行评价时,主要是看幼儿是经常一个人单独活动,还是常与别人合作;在合作时是领导者,还是服从者,合作时在团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活动中能否与同伴轮流分享,是否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经常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等,不同的表现反映着幼儿不同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如:在建构区,老师带给废旧鞋盒,目的让孩子们利用这些鞋盒搭建一个蚂蚁窝,鞋盒大小不一,幼儿要想自己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很难,需要同伴的协助,那么幼儿就会想起找自己伙伴商量一齐来搭建这蚂蚁窝,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人交往的潜力。
五、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社会认知的资料十分广泛,从其对象看,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关系(权威、友谊、公平等)、社会群体、社会主角、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的认知;对人的认知又具体包括认识人的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动机、行为等心理过程或特征。认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体现,它虽然是内隐的,但能够透过幼儿的区域操作活动表现出来,所以,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认知水平能够透过观察幼儿的操作来,尤其是对智力操作材料的状况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复杂还是简单,是单一还是复合;操作方式是单调重复,模仿别人还是富有创造、善于变通;操作结果是单一的产品,还是多样化的表现,如绘画、拼图、手工、创编故事等。从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
六、幼儿区域规则遵守状况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为所欲为。事实上,区域如果想真正成为一个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幼儿内在地遵守一些规则是保证区域自主、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否遵守规则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幼儿遵守规则的评价首先要观察幼儿能否自觉遵守区域规则,如娃娃家要脱鞋进入,活动区门口会画几对小脚印,自觉遵守的幼儿会主动脱掉鞋子摆在小脚印上,然后进入;其次,观察幼儿能否解读区域环境中的暗示规则,如:在图书区的墙面上贴有读书的顺序卡通及小宝宝把食指放在嘴唇边让大家小声“嘘”的动作,即暗示幼儿进入图书区时要持续安静,并要遵循看书的顺序:取书
我园在研究的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的工作中,教师们在围绕着区域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总结如下:
在上一阶段的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以区域创设活动为主,围绕主题框架产生,思考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的热点,跟随幼儿生成。九月份我园组织幼儿全体教师参加培训,听取园长的报告,并跟随教师听课学习,教师收获颇丰,都写出参观学习的体会和经验。
每月教师根据区域活动的状况教师做出反思,并进行群众交流总结。
本月底我园组织教师针对本学年课题的开展状况,教师写出论文,进行群众交流,并对教师论文进行评比,按照实际性,价值体现进行评价。
在区域活动开展中,我园组织各班级对幼儿区角进行布置,按照各年龄班级的特点及幼儿的特点,利用身边的资源布置幼儿区角,让幼儿参与其中,活动中师幼共同参与,效果好。自从我们教师分出各区域,孩子们似乎产生了个性浓厚的兴趣,竟在各个区域外排起了长龙。然而,经观察后发现,有部分孩子喜欢的其实并不是区域材料,而是在区域里那种相对隐蔽和自由的感觉。区域里有垫板,孩子能够在里面摸爬滚打,能够抱着从旁边架子拿过来的小狗娃娃玩起办家家的游戏,能够躲在物架的后面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们的行为在告诉我们,他们渴望有属于自己活动的小空间,一个小小的区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
正是由于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区域活动的观念,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并不断地学习借鉴→实践创造→反思提高,才使我们对区域活动内涵的认识,从最初的茫然、模糊到如今的日渐清晰。我们坚信,区域活动的内涵必定会在教师的开拓创新和实践反思中不断地推陈出新,而孩子们也必须会在区域活动这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特殊“舞台”上健康成长。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7
我的体会就是教师要做有心的观察者,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不同水平等,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并进行有效地关注,不断调整活动区的环境材料,从而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创设活动区
小班幼儿活动范围、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要窄和贫乏,但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有趣内容尤为好奇,且常常对物体发出的各种声音感兴趣。我们观察到,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常喜欢拿起体育区的响罐,轻轻得摇着,倾听响罐发出的声音,乐在其中,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既然孩子这么喜欢摇响罐,那何不如就提供响罐让幼儿探索呢?但如何通过响罐这一契机,真正让幼儿动起来,促进幼儿持续性的探索。于是我们根据小班
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创设了探索区“摇摇乐”,具体做法是将八宝粥的铁罐包装成小动物的家,并提供各种材料如棉花团、小石头、小铃铛、黄豆等。幼儿入区后先做“摇摇乐”(自选喜欢的铁罐,打开盖子,装入材料,再盖上盖子)而后玩摇摇乐。幼儿在多次充分地与罐子、材料相互作用,一次次的操作、探索,终于发现了不同材料及不同数量与响罐发出声响的关系,这种生活化、有趣的操作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关注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具备层次性的材料。
区域活动属于个别活动的形式,它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活动中孩子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活动材料,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多,并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同伴交往机会,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机会,使同伴了解他,也使他了解同伴。在相互了解的过程来了解自己,产生自信心,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在同一种活动区域里,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而应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不同,使活动材料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活动需要,使幼儿都能得到较好发展。
例如:“建构区”里单为小班幼儿准备的材料就应有许多种。如雪花插塑,适应与年龄较小,手部动作欠准确、灵活的孩子使用与活动;如智高乐插塑适用与身体素质较好的幼儿使用,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较快,各关节的活动较为灵活,拼插难度较大的插塑对他们是个较好的挑战。
又如:在益智区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12块甚至是15块的拼图,而能力弱的幼儿就选择比较容易的,如6块、8块的拼图。这样能使大部分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更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三、关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提供生活化的材料。
在活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老师从自己的经验、感受出发选择活动区内容,造成老师费了力,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其实小班幼儿活动范围 窄,往往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对家中一些常用的物品感兴趣。所以教师选择内容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
如小班幼儿喜欢摆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区域活动的设置要偏重于游戏情节,活动材料的选择要生活化。如“给孔雀添羽毛”、“毛毛虫长毛了”(请幼儿用塑料衣夹给动物轮廓夹夹子)、“装豆子”、“切萝卜”、“拧瓶盖”等,内容都是幼儿平时生活最熟悉的,活动中所需的玩具、材料都是幼儿家中带来的,妈妈天天在用的,面对自己带来的物品,幼儿有亲切感,从而促进更大胆地探索、发现。
四、关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提供隐含指导性的材料。
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进行活动,因而这时隐性指导就远比显形指导来得重要。这时老师就要积极有效地关注幼儿,预计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在制作投放材料的时候就要下一定的工夫。使幼儿一旦接触到这个材料,就能懂得材料的玩法、规则,指引幼儿进行探索活动,并不断地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应能不断促进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在“娱乐区”中,我们制作了“摇晃下降玩具”,这个玩具不仅仅让幼儿双手协调地转换位置进行翻转娱乐。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提供的绳子也各不相同,有光滑的皮筋、毛茸茸的毛线、装订线等,幼儿在与不同绳子的充分互动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关注、疑问“为什么这个玩具滑得快,这个玩具很难滑”,而后逐渐感受到绳子光滑、粗糙与下滑速度的关系。
五、关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有机地整合各领域间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虽然进行相对的划分领域,但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各领域内部及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活动区域的目标尽可能与其他活动目标相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必须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勉强的,是本质的而非形成的。例:在“美工区”——新年礼物设计的还是比较巧妙的。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为孩子创设新年墙,请幼儿为“新年老爷爷”送礼物。这其中幼儿除了要利用撕、粘贴等美工技能撕贴礼物外,还得根据礼物名称对礼物进行分类,而后,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墙面已有的礼物轮廓进行一一对应的粘贴,从而复习了数学中一一对应的物体关系。
六、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及时调整环境。
幼儿是不断在发展的,随之相关的环境也应及时根据幼儿的发展进行调整,应不断为
幼儿提供可促进持续发展的活动材料。教师应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时,认真地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我们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为幼儿所喜欢,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否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适合与自己的活动方式及方法,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已满足幼儿的需要。如发现活动中的内容孩子都掌握了,或是材料太简单了,孩子不感兴趣了,即应投入新的材料,加强操作的难度,重新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如在美工区“贴脸谱”中我们发现孩子很快地掌握了选择五官摆在相应的位置上这一个技能,有几个孩子还跃跃欲试提出想用彩笔来画生气、开心的五官。我们欣然同意,还鼓励别的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五官。后来作品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有的幼儿选择现成的五官贴上,有的自己画上生气的、开心的五官,还有的用橡皮泥塑造了棱角分明的立体五官。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8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
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银行、幼儿园、娃娃家、医院、理发店、食品城等是角色游戏、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
本学期,我们根据园务计划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地为幼儿创设、
完善了游戏环境,通过发动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地收集游戏玩具和材料,认真地按计划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努力,孩子们在游戏中交往能力、合作技能、表现欲望、创造性等得到了一定发展。以下就本学期的游戏情况作个总结。
一、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
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xxx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我们中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
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如,在娃娃家,我们是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确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
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
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我在娃娃家当“妈妈”,磊磊当“爸爸”。早晨起来,我对磊磊说:“我给孩子穿衣服,你去买早点吧。”他回来时对我说:“我买了蛋糕。”吃过早点,我看了一眼手表说:“哎呀,我要迟
到了,来不及送宝宝了,”说:“你快点走吧,我去送他”。开始时,磊磊是被动的与我交往,后来就变被动为主动,协调我们之间的行为。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
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食品城”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二、区角游戏
区角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
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结
合《丛书》中提出的“区域活动建议”,本学期我们班的教育区角游戏开展情况:
首先,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多方面考
虑下进行了设置:如《春天的童话》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益智区、建构区等。而在《我找到了夏天》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生活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
其次,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与
主题相关的图书、卡片、指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放置一些空白纸,蜡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纸、油画棒等,还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同时鼓励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
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
三、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角色游戏和教育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
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
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橡皮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教育区角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们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们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唤走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去玩插塑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9
区域活动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根据自我的喜好选择活动,能够自由的发挥与探索。此刻我将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既要研究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活动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小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喂宝宝、扣纽扣、、编辫子等;“数学区”:数字象棋、图形投放盒等;“表演区”:头饰、手偶、手摇铃、双响筒、扇子、各式各样的服装、快板,腰鼓等进行打击乐;“操作区”:白板画画、穿编花篮、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芦、干树叶、毛线、穿珠子、涂颜色、喂小鸟等半成品;“科学区”里供给望远镜、小汽车、九连环、动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阅读区:各种类型的图书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区:废旧纸箱、废旧易拉罐、幼儿园供给的大、小积木玩具,因为我班可利用空间比较有限,经过商量我班将较为安静的区域操作区、科学区、阅读区、数学区建立在活动室内;将表演区、搭建区建立在活动室内的床上,区域活动时将床铺叠好,以供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生活区安排在室外栏杆上,将操作物品安装在栏杆上,即方便又有立体感,大大供给了利用空间。操作区的白板安装在墙上,以供幼儿方便操作并根据活动情景灵活调整
同时,我们也根据我们的主题活动将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也能进行学习活动,提高活动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区,会投放一些平时做宝宝秀时剩余的一些材料放在区域中,让孩子有时间时或是进行区域活动时去操作。秋天落叶,我们会带孩子到院子里捡一些形象的叶子,摆放在区域中,孩子在区域中会粘贴、会用手去撕、会插在头上当头饰等。我们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叶子方面比较有天赋。在数学区中我们会放入俄罗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让幼儿自我去看、去比较,培养幼儿进取动脑的好习惯。在美工区中会投入剪刀、油画棒、橡皮泥、空白纸、水彩笔等,在平时的艺术操作中剩余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儿去参考、去仿照。有些幼儿购买的.橡皮泥中会有一些模具和步骤图,我们也会将这些现成的材料投入到区域中,方便幼儿自由选择。在表演区,会投入一些自我用毛线编的假头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响板、玩具剑等,供给丰富的材料。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供给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经过供给不一样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能够满足不一样
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二、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有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的本事水平不一样,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幼儿因,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一样水平的幼儿供给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珠子”游戏、教师供给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一样拼(4、6、8、10)都应当体现层次性。
三、教师的指导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现场指导显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导幼儿根本不明白该怎样做,所以说教师在这个区域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教师,要始终要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不应当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供给舞台给幼儿自由发挥,能够做示范,但不能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操作,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主角。
观察、再指导。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观察能够帮忙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比如:我们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区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纸也有大有小。熙森刚开始操作,他根本不明白大的糖纸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纸包小的糖果,经过很长时间后,熙森还是没有掌握其规律,乱包一气,当然,包出来的形状肯定不好看,有的还都没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充分发挥自我引导者的主角,给熙森指条明路。这个时候,熙森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对于包糖果印象很深。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适宜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介入也十分的重要。再举两个例子:默默很想进表演区穿区内的漂亮衣服。可是表演区内的小朋友已经很多了,小朋友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也没有区牌能够用了。可是默默还不想去别的区域里玩。教师就可引导他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最终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表演区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强强在不细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强强,有的以暴力攻击强强,有的不知所措,教师立刻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
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教师有时做调解员,有时做旁观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放下自我的身份,以伙伴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孩子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发生的较多是矛盾,所以教师应以调解员的介入游戏中,用适宜的方法帮忙孩子解决。
为了调动幼儿进取性,教师的指导尽量用鼓励和肯定的方法,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进取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本事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终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
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域活动能够更好的锻炼幼儿的进取性,对幼儿的动作、言语、思维、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资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我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整个区域活动中也不会干涉幼儿的自由。例如:幼儿能够根据自我的意愿进入不一样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能够选择不一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资料。教师不占主导地位,幼儿是自由的,发散思维很强的。在我们小班,在区域里玩得最开心的当属强强、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镇昊。幼儿自我构成规则。
五、特色
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特色就是棋类游戏,我们小班的棋类游戏有身体动动棋、动物的食物棋、数学棋、相反朋友棋及各类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游戏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胆操作、勇于创新。可能小班的幼儿没有接触过棋类游戏,学习起来比较的吃力,相信在过年后会有所减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对各游戏的特点和组织策略还不是很了解,本学期,我将针对不一样的主题游戏做深入了解。
2、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仔细观察、探索各游戏的特点及组织策略。
3、利用进区卡,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区域里进入幼儿数量有限,以保证幼儿在区域内的安全与质量。
4、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保证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5、可是多的干涉幼儿的区域活动,尊重幼儿想象力。
6、区域活动一切以安全为主,投放安全、利于幼儿操作的材料。
我参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对于区域活动不算是很了解,也不太懂,我刚刚接触区域活动,在这方面还很不成熟,有说的不准确的地方请见谅。可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会很欣慰。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0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
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重点在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自己喜欢的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知识层次及时变换与之相应的材料。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乐园区、数学区、结构区、诊所区、科学探索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数学区设计了“贴画排排队”和“图形拼拼看”的活动,贴画按规律排序,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一个一个的拍起来,还能自己创出新的排列方法。;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将形状颜色不一的图形拼出好看的小鱼,小鸡、太阳等让幼儿提高兴趣,自己拼出靠看的其妙的图案。添加了趣味的拼图游戏后,幼儿们都想到数学区里玩,还能自己拼出奇特的图形来。
在结构区中主要设置两个:一个投放玩具、一个投放纸箱;结构区主要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可以自己动脑创作,幼儿可以用纸箱或玩具随便搭建自己想要搭建的东西。
让幼儿从小就懂得有个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身体才是一个健康宝宝,并且能让幼儿了解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并会进行自我保护,在游戏中呢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设定的诊所区,首先让幼儿能明白去医院就医的基本步骤: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治疗;并知道医院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从而让幼儿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了,并且学会了疾病的一些预防常识,会当医生,给大家打针看病。
科学探索区主要是让幼儿积极地动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幼儿智力,增强知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努力,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因此,在以后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形式各样的幼儿活动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我们准备把游戏展示、活动比赛等形式加入到幼儿活动中去,班与班之间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让每个活动区能精致的呈现,也让孩子们都能尽情的游戏。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1
幼儿园区域活动,在我们的幼儿园工作中很熟悉,我们的区域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使得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显得鸡肋一般。尤其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这个主角的位置在哪我们教师是跟孩子一齐玩,还是只做一个旁观者。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让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主动探索学习。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自由探索的愿望,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本事,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游戏的`材料、方式等,按照自我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让游戏真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教师协助参与,促进幼儿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供给者、观察指导者,教师要注意不断的在不一样区域来回的观察和参与游戏,不能只参与一个区域中与孩子游戏而忽视其他区域幼儿的指导,针对幼儿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齐操作、发现,一齐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
区域活动的指导,教师的介入要适时适度。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导地位,按照孩子的意愿进行游戏,不代表教师能够不管不问,而是要找准时机予以介入。比如在孩子有求助行为的时候;发生纠纷现象的时候,发生困难的时候等。教师介入活动时还要适度,多给孩子鼓励、启发、暗示,比如孩子在活动中向教师求助的时候,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应当这样做”,而是说“你能够试着这样做”,尽量让孩子自我去发现与探索。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最欢乐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做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进取性,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努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2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3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我的意愿和潜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现将我园近几年来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资料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思考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设置在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下,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取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取,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大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用筷子夹珠子种子、扣纽扣、系鞋带、编辫子、织衣服、缝衣服、蔬菜削切搓加工等;“数学区”:用小石头数数、用小木棍排序粗细长短、加减编应用题等;“表演区”:蚌壳做成沙球,竹筒做成双响筒,竹块做成快板,啤酒壳做成响铃,奶瓶做成腰鼓等进行打击乐;用树叶、芭蕉叶、包装带、袋子等做成各种服饰进行表演;“操作区”:用干花、干草制作贺年片、用种子粘成各种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种物体形状、制作小陀螺等;“科学区”里带给树叶变色、物体沉浮、用品弹性、饼干面包桔子皮食物发霉等等。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如语言区、数学区、生活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或室外:如表演区、建筑区等;另外,还利用楼梯转角等开设“私秘区”等;并根据游戏状况灵活调整。
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的活动很大一部分要在区域中进行并且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区域环境要根据各个区域特色进行有特色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主题的具体状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主题相关的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搞笑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能够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图,以供幼儿的探究学习,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块,能够让幼儿粘贴自我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带给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带给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透过带给不一样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能够满足不一样幼儿进行自主选取的需要。
二、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的潜力水平不一样,所以材料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一样水平的幼儿带给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项链”游戏、教师带给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一样拼(4、6、8、10)都就应体现层次性。
三、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不就应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带给舞台、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指出方向与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教师,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主角。
1、观察、再指导。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忙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适宜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状况下介入: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如:杰杰为“娃娃家“人数已足不能进入娃娃家游戏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最终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阿乔在不留意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阿乔,有的以暴力攻击阿乔,有的不知所措,教师立刻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孩子在做一件撒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个他一些帮忙,他不但印象深刻,还会感受到教师的浓浓关爱,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一次,当教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貌,教师立刻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原先孩子们觉得每一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教师立刻说:这天小舞台有一场十分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与零食,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资料又丰富了起来,教师适当的指导,不仅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
(5)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
另外,教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主角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到达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教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主角,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以伙伴的主角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主角资料不熟悉时,能够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状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带给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教师就能够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忙孩子解决。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用心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用心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用心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潜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终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教师一方应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忙他掌握必须的技能,有提高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我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潜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取游戏材料,选取活动资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我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幼儿能够根据自我的意愿进入不一样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能够选取不一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资料。再例如:教师在游戏中发现幼儿“一窝蜂”现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当给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状况,我们两位教师不是自我商量该这么办?把大人制定的意见和规则让幼儿执行,而是让幼儿透过自身的体验去寻找答案“怎样样玩才会开心又不会影响别人?”当问题提出,孩子们开始用心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总结有效的方法,构成区域活动规则,也仅有透过幼儿自我的体验构成的规则才会转化为幼儿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
五、本园特色
1、本园游戏活动现状:每周每班平均进行两三次游戏活动,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还不能完全满足。游戏材料的带给比较精细逼真,尤其是刚经过了全体教师的教玩具评比活动,教师都花了心思为幼儿准备制作,游戏材料丰富、形象。但教师对于有些游戏活动的特点及组织策略了解的还不够清晰,不明白该怎样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以及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制定了下列目标
(1)针对教师对各游戏的特点和组织策略还不是很了解,本学期,将针对不一样的主题游戏详细介绍。
(2)教师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仔细观察、探索各游戏的特点及组织策略。
(3)利用图标,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
图标,它是一种表示某一件事情或事物的符号,它带有形象性、简洁明了性等特点。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标记,我们运用图标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间接的指导。
具体措施
1、有目的的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成人的劳动,并可适当参与劳动,带给给幼儿参与劳动过程的机会,积累生活经验。
(2)提醒幼儿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潜力,为幼儿带给反馈生活经验的机会。
2、以图标的形式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学习游戏指导策略中的“标志制约法”,了解本指导策略的运用方式,思考如何用“标志”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2)教师在本班游戏中观察图标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作用,及时进行记录,并反思、调整。
(3)教师相互交流自我对游戏中图标的运用的观察及思考,吸取研讨活动中的精华,并运用到本班游戏活动中。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4
区域活动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活动,能够自由的发挥与探索。此刻我将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既要思考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活动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取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取,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小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喂宝宝、扣纽扣、、编辫子等;“数学区”:数字象棋、图形投放盒等;“表演区”:头饰、手偶、手摇铃、双响筒、扇子、各式各样的服装、快板,腰鼓等进行打击乐;“操作区”:白板画画、穿编花篮、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芦、干树叶、毛线、穿珠子、涂颜色、喂小鸟等半成品;“科学区”里带给望远镜、小汽车、九连环、动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阅读区:各种类型的图书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区:废旧纸箱、废旧易拉罐、幼儿园带给的大、小积木玩具,因为我班可利用空间比较有限,经过商量我班将较为安静的区域操作区、科学区、阅读区、数学区建立在活动室内;将表演区、搭建区建立在活动室内的床上,区域活动时将床铺叠好,以供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生活区安排在室外栏杆上,将操作物品安装在栏杆上,即方便又有立体感,大大带给了利用空间。操作区的白板安装在墙上,以供幼儿方便操作并根据活动状况灵活调整
同时,我们也根据我们的主题活动将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也能进行学习活动,提高活动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区,会投放一些平时做宝宝秀时剩余的一些材料放在区域中,让孩子有时间时或是进行区域活动时去操作。秋天落叶,我们会带孩子到院子里捡一些形象的叶子,摆放在区域中,孩子在区域中会粘贴、会用手去撕、会插在头上当头饰等。我们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叶子方面比较有天赋。在数学区中我们会放入俄罗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让幼儿自己去看、去比较,培养幼儿用心动脑的好习惯。在美工区中会投入剪刀、油画棒、橡皮泥、空白纸、水彩笔等,在平时的艺术操作中剩余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儿去参考、去仿照。有些幼儿购买的橡皮泥中会有一些模具和步骤图,我们也会将这些现成的材料投入到区域中,方便幼儿自由选取。在表演区,会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线编的假头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响板、玩具剑等,带给丰富的材料。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带给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透过带给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
主选取的需要。
二、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有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的潜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幼儿因,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带给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珠子”游戏、教师带给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同拼(4、6、8、10)都就应体现层次性。
三、教师的指导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现场指导显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导幼儿根本不明白该怎样做,所以说教师在这个区域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教师,要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就应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带给舞台给幼儿自由发挥,能够做示范,但不能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操作,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主角。
观察、再指导。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观察能够帮忙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比如:我们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区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纸也有大有小。熙森刚开始操作,他根本不明白大的糖纸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纸包小的糖果,经过很长时间后,熙森还是没有掌握其规律,乱包一气,当然,包出来的形状肯定不好看,有的还都没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主角,给熙森指条明路。这个时候,熙森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对于包糖果印象很深。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适宜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介入也十分的重要。再举两个例子:默默很想进表演区穿区内的漂亮衣服。但是表演区内的小朋友已经很多了,小朋友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也没有区牌能够用了。但是默默还不想去别的区域里玩。教师就可引导他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最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表演区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强强在不留意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强强,有的以暴力攻击强强,有的不知所措,教师立刻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
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教师有时做调解员,有时做旁观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以伙伴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孩子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发生的较多是矛盾,所以教师应以调解员的介入游戏中,用适宜的方法帮忙孩子解决。
为了调动幼儿用心性,教师的指导尽量用鼓励和肯定的方法,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用心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潜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
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域活动能够更好的锻炼幼儿的用心性,对幼儿的动作、言语、思维、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取游戏材料,选取活动资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整个区域活动中也不会干涉幼儿的自由。例如: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不同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能够选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资料。教师不占主导地位,幼儿是自由的,发散思维很强的。在我们小班,在区域里玩得最开心的当属强强、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镇昊。幼儿自己构成规则。
五、特色
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特色就是棋类游戏,我们小班的棋类游戏有身体动动棋、动物的食物棋、数学棋、相反朋友棋及各类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游戏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胆操作、勇于创新。可能小班的幼儿没有接触过棋类游戏,学习起来比较的吃力,相信在过年后会有所减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对各游戏的特点和组织策略还不是很了解,本学期,我将针对不同的主题游戏做深入了解。
2、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仔细观察、探索各游戏的特点及组织策略。
3、利用进区卡,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区域里进入幼儿数量有限,以保证幼儿在区域内的安全与质量。
4、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保证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5、但是多的干涉幼儿的区域活动,尊重幼儿想象力。
6、区域活动一切以安全为主,投放安全、利于幼儿操作的材料。
我参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对于区域活动不算是很了解,也不太懂,我刚刚接触区域活动,在这方面还很不成熟,有说的不准确的地方请见谅。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会很欣慰。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
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从而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这使得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常规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这个学期我们采取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区域规则的良好习惯,具体如下:
一、通过各种标记、图示等来引导暗示幼儿自觉地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进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托班幼儿年龄小,思维特点又具有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采用形象生动的标记和图示来引导暗示幼儿游戏的规则。如:我们在每个区域都贴上小脚丫。当每个小脚丫上面的鞋子都摆满后,幼儿就会自觉到没有摆满鞋子的区域去玩,这样就可以避免拥挤和争抢区域的情况出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中尽情地玩耍、创作、想象;当他们在喝水的时候,也不需要我们老师一遍遍地重复告诉他们“要排队”,因为地上的三个“排队”的小脚丫就可以引导帮助他们自觉形成排队的习惯。又如:我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在进入区域后就知道如何玩、怎么玩,便在每个区域都贴上了由大班哥哥姐姐操作时的照片步骤图,形象又生动地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各种不同方式的引导,以促进幼儿自觉形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1、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拟人化语言
如:刚开学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以扔、踩玩具为乐趣,我没有严厉地批评说教、而是跟他们说:“老师刚刚听到了有许多玩具宝宝在哭,他们对我说‘他们很痛,不喜欢小朋友把他们扔到地上’,这时候有许多宝宝都马上把玩具从地上捡起来,放在框子里。
2、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间接地引导幼儿
如:有一次我们在“芽芽创意室”里为我们的南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自己撕的小纸片用固体胶粘在南瓜宝宝的身上),在我示范的时候,我便把固体胶宝宝的“帽子”放在了框子里、用好之后又把它给盖好。当小朋友自己在操作的时候,我就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会学着我的样子把“帽子”放在框子里,在完成之后,甚至有个别幼儿就开始帮助别人把固体胶宝宝盖上“帽子”。
3、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当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长”,表扬幼儿专心学习,坚持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勉励性的,如“你今天进步可真大,把袜子宝宝都打扮的漂漂亮亮了,下次记得把纸屑放进小纸篓里,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讨论性的,如“离开座位时为什么要把椅子靠进桌子”;通过讨论让孩子了解到,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而受伤,而且教室空间会变得很小等。这样,除了让幼儿有参与感外,也能让幼儿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且能够确实遵守。
三、通过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
如:由于托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的现象产生。我们便通过语言活动《我的好朋友》、以及社会活动《大家一起玩》等告诉小朋友们之间应该学会谦让、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合作,来共同操作各种玩具。
四、通过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习惯
如果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会经常以面谈、电话、QQ、成长档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一些情况,与家长形成合力、统一理念争取把幼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及时纠正,并对一些好的习惯给予及时的鼓励,加以巩固。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芽芽二班的小朋友从当初玩具、材料铺满地、你争我抢闹翻天的情况,到现在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在没有我们老师的情况下进入到各个区域中去自由玩耍。真得让我们三位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尿酸多少正常03-03
50岁突然不来月经正常吗01-11
更年期如何保持月经正常01-13
绝经后半年又来例假正常吗01-19
儿子妈妈关系不正常怎么办02-24
开公司需要多少钱02-17
还阳卧害了多少人02-23
乳胶床垫克重多少合适02-25
儿童每日需要摄入多少肉类补充营养?03-01
减肥茶一盒多少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