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计划模板锦集六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计划6篇,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计划 篇1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提升我社区家长素质和能力,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努力营造有利于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结合社区实际,制定20xx年 “家长教子”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标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家长儿童的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家庭教育,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水平,推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活动形式
(一)办好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建立健全家长学校,以落实家庭教育目标为主线,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采取集中上课、座谈、邀请教子有方的家长交流经验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常年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讲座,面向广大家长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家庭宣传实践活动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社区与家庭的联系;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的
教育方法和技能;向家长介绍不同年龄儿童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营养常识、教育方法;指导家长为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向家长讲授儿童健康教育、优育等有关家庭教育知识,介绍现代教育理含,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自觉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形成和谐亲子关系,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具体安排:
1、以家长学校课堂为阵地,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家庭主题教育活动。
2、组织家长学校师资力量,对辖区内有0—18岁儿童的家庭(包括留守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的家长(或家庭成员、监护人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为家长传授春季儿童防病保健知识,开展预防接种、青少年心理学、青春期生理卫生常识等知识。
4、与家长座谈,指导加强青少年“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日行一孝”、“家庭冠礼”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5、开展暑假安全讲座,加强家庭暑假用电、交通、游泳、饮食安全的教育和指导。
活动计划 篇2
第1课时 钢笔书法及其基础知识 第2课时 笔画书写——横的写法
第3课时 笔画书写—-- 竖的写法 第4课时 笔画书写——-撇的写法
第5课时 笔画书写——捺的写法 第6课时 笔画书写——点的写法
第7课时 笔画书写——钩和折的写法 第8课时 笔画书写——折的写法
第9课时 笔画书写——提的写法 第10课时 笔画书写——横撇、撇点折等的写法
四、活动实践:
1.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从指导笔画笔顺入手、字的间架结构细处入手,做好写字指导。
2.鼓励学有余力在自愿的基础上购买一本随堂钢笔字贴,利用写字课以及课余时间进行描写练习。
3.采取自主和协调的方法,建立写字活动小组,有计划、有落实,完成写字活动的具体目标。
4.在组与组之间,开展每学期一次的书法比赛,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表彰奖励,对做的差的小组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跟踪指导评价。
5.做好活动总结,将活动的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完善活动的文本资料档案管理。
6.活动成果以手抄报,优秀习作,硬笔书法等形式展出。
xx小学
20xx-9-04
活动计划 篇3
1、活动安全教育:
幼儿遵守活动规则,比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能按老师的要求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听众老师的指令,不擅自离开老师的视线之内等。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同时在室内外活动时,教育不推挤、不打闹、不追逐,慢慢走,有秩序地活动。
2、进餐、午睡安全:
逐渐养成很好的用餐习惯,做到从不挑食,不留碗底,安安静静地进餐等。知道不吃不洁净与变味发霉的食物,进餐时注意带刺带骨食物安全,以及盛热菜热汤时的安全事项。午睡时不玩衣物(如: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不蒙头睡觉。
3、生活安全教育:结合小小班幼儿好奇心的特点,要及时教育幼儿电的危害性。幼儿不动插座、电板,以及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结合图片大力宣传火的危害性,联合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防火教育。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儿入厕时不推不挤,以及撞伤、碰伤。
4、接送安全:
来园进班时,要与老师相互问好,不在园内其他地方逗留,离园时必须与老师道别,凭借送卡接送孩子。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
5、家庭安全:
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结合家长教育幼儿远离煤气,做到不擅自开关煤气的阀门。家长做到定期检查煤气的零部件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养成经常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的习惯。作到弄好防范于未然。
6、简单的自救方法:
熟记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幼儿识别方向,告诫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以随意开门。幼儿独自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特别是小小班幼儿是非差别能力差,更要加强防范教育。鼓励幼儿能记住家人的电话号码,记住父母的名字以及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工作单位等。
总之安全的教育如警钟要常鸣,特别是交通安全的教育更要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假期的安全工作要切实到每位家长,作好宣传的力度,创建一个祥和平安的校园。
活动计划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以“评判员”小白兔的角色融入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能用不同声音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
3、培养幼儿能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小鸭、小鸡、小狗、小羊、小猫、小白兔纸偶个一个
2、场景布置(美丽的果园)
3、音乐《开火车》和〈两只儿朵〉
4、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场景,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美丽的果园,你们想去吗?
(教师带领幼儿快乐的开着火车配上音乐做火车的动作)
师:听,你听到声音吗?老师已经听到了?(脚步声音)看看会是谁来了?(小白兔)原来是小白兔,请你们跟小白兔问声好吧!
师:你们知道小白兔来这里干什么吗?我们来问问它吧!(做出教师与小白兔说悄悄话的样子。)
师:原来小白兔今天来这里是当评委,这里要进行唱歌比赛,小白兔说了,也请你们当评委,那我们可要听仔细点,听一听谁唱的最好听。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提问:1、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呢?
师:原来有那么多小动物参加唱歌比赛,
2、那你刚才听饿小动物的唱歌,你觉得谁唱得最好听?
原来来势发现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那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谁唱得最好听?
三、教师结合场景讲述故事,分布感知小动物的歌声
1、你们听了小动物的唱歌,那我想问问小鸡是怎么唱的?你觉得它唱的怎么样?小鸡是怎么轻(让幼儿模仿小鸡唱歌)。
2、小鸭是怎么唱的?你觉得它唱得好听吗?为什么不好听?(唱得太响了)小鸭怎么响?(让幼儿模仿小鸭唱歌)
教师小结:你们都觉得它们唱的不好听,那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教教它们。小鸡、小鸭说:“我们知道了,谢谢小朋友们,下次我们会长的不轻也不响”。
3、还有谁唱歌了?小狗怎么唱的?你觉得它唱的好听吗?为什么?(唱得太快了)小狗是怎么个快呢?(请幼儿模仿小狗唱歌)
4、小羊是怎么唱的?你觉得它唱的好听吗?为什么?(太慢了)小羊是怎么慢?(请幼儿模仿小羊唱歌)
教师小结:原来这两个小动物也唱的不好听,那也请你们教教它们吧!啊!它们说:“谢谢小朋友,下次我们也知道了,不快也不慢”。
师:看看,谁是最后一位唱歌?小猫怎么唱的?你觉得唱得好听吗?
1、那你们觉得谁应该得第一名?
2、为什么小猫应该得第一?
教师小结:因为小猫唱的不轻也不慢,不想也不快,声音好听及了。所以应该拿第一。
我们小朋友以后说话也要像小猫一样,怎么样?引导幼儿说一说:“不轻也不慢,不快也不慢”四、观看课件〈〈唱歌比赛〉〉
小朋友们真能干,老师把今天唱歌比赛的事拍成了电视,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完后可以去告诉弟弟、妹妹。以后说话、唱歌都不“不轻也不响、不快也不慢”。
五、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耳朵〉〉
小猫的声音很好听,我们小朋友学小猫一样,用好听的声音唱给客人老师听。
活动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知法守法、遵规守纪、共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规范学生在校日常行为,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推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学校将十一月份定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月”,加强法制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坚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标
1、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使学生不断提高和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
3、活动口号:学法、知法,做遵纪守法的大学生。
三、具体措施
1、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1)11月10日下午召开以学习《学生手册》为主题召开班会。
(2)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青少年法制读本》等有关法律知识。强化安全教育、常规教育,要求做到校内不违纪、社会不违法。
(3)指导动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如:阅读法制报刊、观看法制节目等。
(4)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出好一期法制教育专题板报。
(5)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6)组织学生观看一部法制教育片。
(7)“知法守法、遵规守纪、共建和谐”征文比赛
(8)举行“做守法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9)围绕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举行演讲比赛。
(10)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和宿舍文明、文化建设(包括宿舍卫生、行为不雅、迟到、早退、旷课、课堂秩序、留宿异性、酗酒、打架等
(11)个人安全防范“金点子”征集、“隐患大搜查”——安全防范意识调查活动。
2、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月底对本班的十一月份法制宣传月活动进行总结,并上交总结材料。
活动计划 篇6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活动,就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
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定,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它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了知识,开发了智力。而游戏是一种自由自发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序的活动,游戏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坏,游戏将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区域游戏活动因其自由、自主、教师间接指导等特点,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规则比较难建立。再加上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由于自己的长辈包办代替,导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随拿随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活动结束后一片狼藉,杂乱堆放,整理材料成为了老师的一种负担。此现象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无奈无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动时间的短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幼儿园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样,班级内也要有规则的约束,这是幼儿一日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良好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幼儿养成受益一生的素质和习惯。
二、存在问题分析。
小班幼儿犹如刚出壳的小鸡,来到幼儿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摩拳擦掌跃跃一试,看似破坏性的探索让她们试图了解新环境,获取新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对幼儿来说,区域就是一个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间,可以尽情地玩,玩好后可以随手摆放,反正爷爷奶奶会帮他整理,没有顾忌、没有任务,没有任何规则。而且绝大多数幼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没有收拾整理的经验。
场景一:刚到游戏的时间,教室、走廊就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赵宇航和李子涵这俩位好兄弟正忙着把建构区的积木从里面搬到了超市,然后又从超市把自己买的东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场景二:徐何、母智文、时晨棪这几个男孩子总是在建筑区玩枪战游戏,搞的建筑区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时的还发出"砰砰"的声音,等到结束音乐响起来后,几个小家伙把积木往垫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赶紧跑进了教室。
场景三:教室里还不间断的冒出争执:"这个不能放这里的,我不准你放这里。""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老师!他打我!他碰我!"相对于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更需要幼儿形成强烈的规则感,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游戏、如何尽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来保持教室的安静、如何向老师求助等等。小班幼儿第一次进入区域,由于缺乏对规则的了解,如"超市"的场面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幼儿规则,只能很多规则来约束和控制幼儿,但它只能对某些幼儿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果。如何给小班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环节让幼儿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呢?我们必须重视细节处理,内化规则意识,巧妙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玩出规矩来。
三、区域活动规则建立的方法。
如何在区域活动开展初期做好应对工作,让幼儿顺利地接触并玩好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让教师敢于放开手脚让幼儿尽情地玩区域活动,使幼儿玩得开心、教师带得省心,优化区域规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重视开始环节,先行活动"前"规则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指出:二到四岁幼儿要重点发展个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儿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自主性教育势在必行,而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还需教师适时适地指导,让游戏活动的价值体现出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功能。所以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规则的有效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有自主性外、更要有的是秩序性和规则性。在正式的区域活动开始前,规则意识应在幼儿的心中逐步建立,规则建立了,有规则地开展区域活动才能算是正式的区域活动,规则先行,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建立规则呢?
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把幼儿带到各区前,一一讲解这是什么区,玩具的名字叫什么?猜猜可以怎么玩?让幼儿对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欲望。接着介绍玩具应该怎么摆放,逐渐增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幼儿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儿园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对孩子说"不可以"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规则。对孩子讲规则时,并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绝和适时地引导。当然规则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除了活动前亮出规则外,活动中、活动后重新提规则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不断地刺激,不断地帮助幼儿巩固,规则才能牢固建立。
这里所讲的规则更侧重的是摆放规则,如:不随意移动固定放置的物品,一个区的物品不能移到别的区,(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后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摆放规则,给幼儿自己和老师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当然还有在自选的区域坚持玩到最后等规则也是需要强调和巩固的。
区域游戏活动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其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四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动的规则。
(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
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贴名字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的规则。如小舞台,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让幼儿形成一种规则;当椅子坐满的时候,先到其他区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来,避免一个区域因为认识过多而引发纠纷。再比如建构区,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纵材料,暗示没有足够的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域玩,等等。
(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并贴在相对显眼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我们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脚印,鞋跟朝着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比较从容,离开区域是比较匆忙,这样放鞋子方便幼儿穿),我们将一双整齐的鞋(左右脚正确)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提醒幼儿,当你的鞋子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鞋印不仅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为了训练小班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将图示法应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规则。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们用不同的区域的材料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积木的筐子表示这是积木的家,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还可以渗透对应、分类学习。
(3)提醒法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样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教师可将幼儿部分规则隐含在环境中,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如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当幼儿声音过响时,教师轻轻地提醒:"我听不到好听的音乐了,你们能安静一些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娃娃家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放在一旁,就走过去抱起娃娃,摸着娃娃的额头:"哎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着凉了,爸爸妈妈们,快送娃娃去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提醒,既纠正了妈妈忽略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4)趣味法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时专注, 就必须让他们喜欢区域,愿意长时间操作。针对幼儿喜欢模拟、情绪容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在设计区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让幼儿学习用勺子舀各种东西来喂娃娃。在超市里,摆设各种丰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让幼儿身临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逐区开展,材料递增,细化、完善规则(1)逐区开展,细化规则小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让各区全面铺开地玩,不光幼儿会显得手忙脚乱,带给老师的也同样是焦头烂额。所以在组织活动时,可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区,帮助幼儿认识区域的名称、内容和材料。之后采用逐区开放的方式进行。逐区开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帮助加强幼儿的行为目标,为全面开展作储备。
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看到的接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想去玩、想去探索,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为了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适时适度地 "为所欲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递增,完善规则逐区开放,让幼儿全面深入了解了各区的规则,材料有序的递增是完善规则得要点。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满足人数需求,又要顾到幼儿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种少,数量多的原则,等幼儿的兴趣逐渐减退,幼儿知晓简单的规则后,教师方可逐一丰富,丰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幼儿的再度兴趣,以开展正式的、完整的区域活动。
3.关注结束环节,建立活动"后"规则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会整理,教师替幼儿整理材料变得理所当然。如果教师抓一抓结束环节,建立良好的活动"后"规则,这样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变。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还很低,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让幼儿按类摆放似乎有点困难,但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把好前面两道关,孩子们能做到,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地鼓励、引导和督促。前面说到规则先行时提到摆放规则,有了摆放规则的建立,幼儿在整理时能按老师的要求摆放,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记忆力强,能理会老师的意图,大部分幼儿知道怎么放才是正确的,谁放错了还会帮忙纠正,初步懂得了分类摆放。随着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种类多又相似的区域材料,教师张贴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们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对应。(也有小部分幼儿还不会按要求摆放,但我相信在这么一个洁净整洁的大环境下,在大部分幼儿的影响下这部分幼儿迟早会被同化)。
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久的、逐步稳定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内化,是一种行为倾向。所以日常活动中的物归原处的规则要求不能松懈,如:晨间桌面活动的玩具、晨间锻炼器械材料等收放规则很重要,它和区域活动的取放规则应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一致要求对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活动结束环节的自我整理规则是必定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强调参加该区域的幼儿一起动手全部整理干净,方可离开区域。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这时候的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无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孩子,不仅解放了教师,还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游戏习惯,对幼儿一生的习惯养成有利。
【【推荐】活动计划模板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推荐】活动计划模板锦集5篇07-10
【推荐】活动计划模板锦集八篇07-07
【推荐】活动计划模板锦集7篇05-10
【推荐】活动计划模板锦集七篇07-12
【推荐】活动计划锦集八篇05-14
【推荐】活动计划锦集六篇05-13
【精选】活动计划模板锦集八篇07-09
精选活动计划模板锦集八篇06-27
精选活动计划模板锦集九篇06-25
【精选】活动计划模板锦集8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