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

时间:2024-11-13 08:46:23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秉承“四个一流”的办学目标和“志、善、勤、恒”的校训,大力弘扬“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市教培研中心和校长室的指导下,立足实际、把握方向,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以课题《校本课程系统化构建的实践研究》为切入点,加强教研与科研的融合,构建适应多样性的课程体系;以博文学社为平台,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目标任务

  1.开展校本培训,继续借助专家指导、阅读写作、主题沙龙、随笔评比、论文撰写等活动,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2.做好各级课题的申报。本学期需重点推进苏州及太仓课题的申报工作,并对学校主课题《校本教材系统化构建的实践研究》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以此为契机,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构建适应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

  3.强化教研与科研的融合。鼓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开展微观领域的微型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使教科研真正落地课堂,更深入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4.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5.做好校报的出版,优秀随笔的评比和推荐工作。

  6.以博文学社为平台,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分层培养苏州市、太仓市及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后备人才。聚焦重点,培育尖子,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社成员的教科研水平。

  7.做好科研成果的发布和推广工作,征集并推荐教师论文,提高投稿率,提升获奖率,扩大学校影响力。

  三、具体工作

  (一)校本培训

  1.学校将邀请省市级教研方面的专家和行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特色研究,组织部分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和思路,并积极参与同类课题协作组活动,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培研中心举办的课题和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升科研水平。

  2.读书活动。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指导各位教师读好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推荐的必读书目《建设理想课堂》《孩子为何失败》,在暑期阅读的基础上,做好优秀读书后感的.评比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读书沙龙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举行读书演讲活动,开展“建设理想课堂”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会课活动,把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参加太仓市教培研中心举办的的优秀读书活动组织单位评比工作。提倡教师阅读其它专业书籍和文史哲、科学类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成为内涵丰富的“人师”。

  3.本学期将继续开展每月的随笔评比活动。对于35周岁以上的教师,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不强制要求随笔的数量,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随笔的撰写与评比。教科室将组织教师轮流阅读、评比和打分,将随笔评比视为教师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以此促进教师积极撰写高质量的随笔,不断提升反思能力和写作水平。

  4.本学期,教科室将携手教导处与团支部,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沙龙活动。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内容聚焦于课堂教学,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5.随着太仓市级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将进一步优化骨干教师的评选、考核和管理办法,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与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挑选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晋升更高一级称号的培养对象,为他们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加大对各类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每位骨干教师需指导1至2名青年教师,每年在校内至少上一堂示范课或做一次专题讲座,或参与一次论文发布,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指导教师制定5年发展规划,同时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

  6.推进博文学社活动。博文学社活动已开展半年,对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本学期,拟将此活动进一步扩大规模,系统化、系列化地实施。设计详尽的课程计划,涵盖通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研修性课程三大板块。内容包括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设计与改进、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等方面。邀请省内外专家定期来校举办集中活动(每学期2-3次),活动形式包括专家讲座、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等基本环节的优化,论文写作指导及课题研究指导等。对于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教师,学校将为其配备一对一导师,进行师徒结对。充分利用导师资源,与省内名校开展相互听课、同课异构等活动。

  (二)课题研究

  1.本学期情况特殊,学校主课题尚在审批中。为了确保教学工作能以科研为引领,以课堂为核心,重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本学期将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小课题研究,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通过教研组日常的小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营造“向科研要效益、要质量”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

  教科室要指导各课题组写好课题研究方案,并按照课题活动计划,稳步扎实地进行研究。做好小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指导教师做好活动记录、新闻、照片等各类研究资料的上传,教科室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定期召开课题组组长会议,了解小课题研究进程,有问题及时沟通,做好帮助、指导工作。

  2.在大课题研究期间,我校的研究课题为《校本课程系统化构建的实践研究》,现已成功申报,但立项结果尚未公布。学校计划通过此项研究,强化教研与科研的融合,构建适应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主动性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从“渗透性校本课程”、“必修性校本课程”和“选修性校本课程”三个部分进行开发与利用。

  “渗透性校本课程”是指语数英等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校的课程资源实际,着力构建学科的具有系统性的、本土性的校本课程,如古诗词考级、英语拓展阅读等;“必修性校本课程”是指以必修科目为载体的课程完善:即根据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挖掘现有课程的优势,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填补现有课程的空白,拓宽现有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如德育校本课程、技能型校本课程、语文大阅读校本课程、乒乓普及等。“选修性校本课程”是以选修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开发:着手构建比较系统的校本课程框架,此板块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定位在学生个性需求上,如天文观察、江南丝竹、模型制作等,通过“研究——开发——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循环推进,最终构建较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认真解读教材,关注学科教学资源,不断增长教育能力和智慧。

  (三)常规工作

  1.我校自行编写的彩页校本教材《“朱棣文”伴我成长》一书,已在上一学年进入一至四年级的课堂。本学期将继续指导教师有效使用此书,并邀请中低年级教师开设校本教材公开课。此外,还将面向全体学生,举办与校本教材相关的学后活动。本学期将举行中高年级学生的小报制作比赛,旨在帮助学生将朱棣文精神中的创新品质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品质。

  2.征文评比。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评比竞赛。教科室将及时把市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教科室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对有关论文提出修改意见,把好质量关,推荐至市教科室,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在随笔评比的基础上,鼓励外投。本学期,力求发表、获奖有所突破。

  3.校报出版。本着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朱棣文精神,学校将出版校报。校报以面向朱棣文小学学生家长这一群体,展示我校在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的活动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学校和家庭搭建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4.课题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平时,课题组成员应关注课题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档、立卷。学期结束,应整理好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上级部门的抽查。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研究、指导、管理、服务”为宗旨,着力加强教研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创新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工作,使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再创辉煌,再上台阶。

  二、思路与目标

  严格规范教研管理,着力强化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方法与措施

  (一)强化教师管理和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建立教师周集体学习制度。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校为教师们提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讨论,开阔教师的视野,指导他们的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加强教师专业成长。一是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扎实落实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课堂教学优胜者培养规划,努力造就一支能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名优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的学习培训为重点,举办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和检测活动,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督促、激励教师自主成长。12月份举行“说课标、说教材”展示活动。三是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容量以及业务现状,充分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加强研修,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有计划创造条件选派更多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内外各类培训学习、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推荐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评先选优活动。

  (二)健全评价激励,增强教科研动力和意识。

  1、教育科研的管理遵循“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学校领导随时跟进教研组工作,定期对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进行跟踪检查,促进教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各教研组长要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做好每次教研记录,教研室加强对人员的点名,保证按时出勤。记录结果将作为评定“优秀教研组”和教师教学常规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2、教研活动的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是指既要关注老师参与教研的基本过程,看教师自主学习、业务培训、课题申报及其实施、教研活动的参与等教研常规的完成情况,又要看教师的教研成效与论文获奖和发表情况,对老师的教研工作进行全程关注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将直接与学年度评优评先挂钩。

  (三)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进一步明确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强化集体备课工作,各备课组要认真制定备课计划,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落实集体备课程序,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加强导学案的审核修改环节,设计切合实际、质量可靠的导学案,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打好基础。

  进一步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校班子成员分工跟进各教研组指导,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教研室在9月份举行集体备课活动研讨会。

  (四)扎实实施学案导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校继续在七、八年级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

  经过上一学期的导学案使用,各学科编制和使用导学案均积累了一些经验。本学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4)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5)开放性(有可供师生完善教和学的“留白处”);

  (6)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能熟悉以下基本操作流程:教师个人备个案→集体研讨制定“导学案”→课堂组织实践“导学案”→课后反思补充“导学案”。

  为使学案导学模式扎实实施,分别举行导学案的编写质量、课堂落实情况检查(9月份)和全校“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观摩活动(11月上旬)及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12月份)。

  (五)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各教研组要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实验、示范、达标等交流听课活动和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力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主动听课,主动诊断,主动请教,主动发展的良好学教氛围,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融合,真正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目的。规范公开课常规要求,即公开课(含示范课、观摩课、评优)上课教师有教学设计、说课稿,听课教师有听课记录、评议记录,及时听评,做到“人人会说课,课课有人评”。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和安排好组、校等各级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做好以教研组为单位全校一线教师全员参与的组内观摩活动;二是做好全校“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观摩活动;三是举办好10月份的首届微课大赛;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听课学习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每周一节以上,除学校公开课和观摩课)。教研室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使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改进、深入开展。

  (六)强化教师课题研究意识,深化学校办学。

  教师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将以课题为抓手,把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本学期学校将整合以往科研成果和现有研究课题,全方位推动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改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为了抓好学校各级课题组的开展工作,要加强对已有课题的督查、评估和指导工作。另外各课题组在学期初须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出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定本学期课题实施的.目标。平时还要做好活动的记载工作、完善台帐资料。在期中和期末要对各课题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按期完成中期评估、结题等工作。要求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实践,进行探索。在实践中思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以此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

  (七)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规范校本课程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方案,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特长,努力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校本课程门类,编写餐前诵读等校本课程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竞赛或展示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增强校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培养兴趣与特长。学校计划在学期末举行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八)做好各功能室和网络资源的管理使用工作。

  1、做好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高教育部教学资源库和学科教学平台的使用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并充实学校教学资源库;完善学校网站,充实网站资源,积极参加优秀校本课件资源征集活动,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2、进一步做好科技馆、录播教室、高清演播室等功能室的建设。

  3、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学生个人空间建设与阅读活动的整合,使信息技术学习与读书活动相互促进,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

  (九)扎实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今年是教育信息化推进年,我校被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按照要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活动须在10月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本校实际,按照制定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实施,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结合“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评估标准”,逐项进行建设,力争10月以前完成创建工作。

  结合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的契机,加强全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丰富教师个人空间,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研究和开发。

  (十)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教学竞赛活动。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20xx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把教师注册率、“晒课”参与率、优课报名参与率作为我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考核的重要指标落到实处;组织参加好20xx年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及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活动;指导师生参加实验技能测试、电脑制作、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优等教学评比活动等。

  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模式,进一步规范教研管理,着力抓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的时效性、实效性,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以此强化我校的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发展道路。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十五”时期,将是我校全面建成现代化一流中职学校的决胜时期,20xx年是制定并启动“十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坚定“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及“合适教育,差异发展,成功人生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深化内涵建设为动力,以强化学校治理能力为保障,建立更加科学现代的学校治理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二、基本目标

  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围绕学校“1234”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贯彻和实践具有我校特色的“选择性”课程改革方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科研管理新思路;继续深入研究“省课改”精神,改进教研方式,推动教科研工作重心下移,突出针对本校校情的教科研,指导研究适合本校教学的“真实、适用”的课改选修教材、课堂教学案例、教辅材料,丰富特色的“适业教学”的内涵。

  三、重点工作

  1、规范管理:健全教学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各专业“选修型”课程改革,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优化各项教学管理评估机制。

  2、队伍建设:强化跟踪“合适教育结对工作”,分层培养制度落地,努力打造师资队伍,发展构建“适业团队”建设,构建“校级三层次梯队”,对青年教师,组织“校级青年沙龙”活动,继续请各级各类名师进行培训。编制《优秀教师成长录》,激发青年教学成长动力。

  3、课程改革:整合以往各项成果与资源,开发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各专业需求的课程改革方案,在全校范围内推进。

  4、评价改革:提升教研活动效果,继续扩大教考分离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班级学风考评机制,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结合力度。

  5、真实教研:开展中职课堂实效性研究,总结提炼出适合本校的“真实、实用”的课改教材与教辅资料,力求教师在教科研方面获得各类奖项的.比例逐步提升。推动课题研究,围绕“适切教育”和课改实践,形成多角度的立体研究。

  四、具体工作

  (1)继续优化、重构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新指标体系为引领,抓教风、学风,继续教考分离试点,通过各种方式,如学校联考、质量分析、教师评学、学生评教、课后教学评议及教学信息员反馈教风、学风信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控制度建设,完善教学各环节评价。

  (2)改革教研组管理方法,激发教研组活力,改进教研方式,促进团队合作,加强校本教研,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继续落实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单周教研活动,确保活动主题明确,提高活动效率,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引导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评价。继续开展多样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教学与教研中的优势,创新教学教研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

  (3)完善选修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选修课程管理,将选修课程进行科学分类,梯度化、层次化设计课程内容,强化选修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教研组应依据本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及特点,开展选修课堂项目。确保做到有教师、有计划、有场地、有内容、有成效、有总结。利用教师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在现有选修课中评选出较为成熟的课程,尝试开设特色课程和巡回课程。

  (4)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基于网络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要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转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竞赛,以引导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5)推进教科研常规工作常态化,注重精细化管理,以提升教学质量。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发掘亮点,打造特色,以科研为引领,任务为导向,实施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建立课题论文成果推广机制,引导教师进行真实有效的研究,积极参与省市级各类评比,并组织校内评比活动,对教师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微课制作、微课程开发等方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引领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评比。

  (6)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形成课程改革联合研究共同体,使课改步入快车道。在课改实践中,要求各教研组选定重点任务,确定主题开展课改研究;积极探索并落实“选择性”课程改革方案,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案导学、做学教一体化等项目建设。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将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为指针,实施课题带动战略,走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化的教改之路,促进高品位特色学校创建,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发展,致力于学生高素质形成,使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做好省、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

  2、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4、认真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并积极参加各项征文活动。

  5、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为使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将组织一系列务实、有序、灵活、高效的教科研活动,注重一线科研,特色科研,愉悦科研。

  1、本学期将强化理论学习,试行每两周推荐一篇文章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学科教师深入研读新课标,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考试来督促教师们持续学习,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我们要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抢占教育高地。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全面体现其精髓。首先,要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打破教科书是唯一教学内容的狭隘观念,树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理念,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其次,要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现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加强课题研究是学校将教科研作为重要载体的目标所在,并非为了追求理论上的创新,而是希望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自觉地将教学工作融入到教科研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研究习惯,做到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同时,要认真完成省级和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在省、在市级课题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县级微型课题研究。努力实施“四个一”工程:一是确立一个课题(要求大家根据学校的总体课题和学科实际情况,选择视角小、内容具体、周期短、容易结题的小课题,明确自己的教学改革方向);二是撰写一本笔记(包括记录实验随笔和业务笔记,尤其是前者,我们要围绕研究重点,随时捕捉教学改革中的点滴感悟,积累个性化的.实验素材);三是上好一堂实验课(要求每位教师围绕课题,人人展示校级或组内的实验研究课);四是撰写一篇成果文章(每位教师每学期末需提交课题研究成果,由学校评审小组进行评定)。总之,我们要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的教学路径。

  3、加强队伍建设需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打造一支具有发展潜力的教研团队。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由校长室—教科室—大科组—年级学科组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二是制定活动制度,坚持每周半天的研修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引领教师快速适应新课程;三是分层推进,对于新入职教师,要求其拜师并借鉴校内外的成功教学经验,促使其快速成长;对于中级教师,引导其围绕学科设立小课题,开展研究,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对于骨干教师,则重点帮助其反思与总结教学经验,建立符合个人特色的课题,通过教育科研逐步形成独特风格。

  4、推动特色发展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及时推荐学习书刊及相关文章,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籍、期刊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更新观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本学期继续开展读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实施“同读一本书”计划,要求学期初以学科组为单位选定阅读书目,制定读书计划,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召开读书沙龙活动,分享阅读乐趣,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阅读和互动分享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每周撰写至少一篇读书笔记,形式不限,力求将读书意识和行为融入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教师隐性科研能力的提升。继续推进读书漂流活动,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利用每周午间自主活动时间,组织师生、生生间的读书交流活动,根据县里推荐的书单,安排各年级的必读书目。修订《晨诵》内容,加入小古文,传承民族文化,并对各年级的阅读与背诵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将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在方式和内容上深度融合,打造学校的阅读特色。

  5、搞好科研总结对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和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敢于探索,勤于反思,并进行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每学期至少提交一篇稿件。本年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常规管理,提高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层次,继续组织教育和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和推荐等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征集活动,让更多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创建品牌学校奠定基础。

  6、为做好学校交办的工作,教科室除了负责家长学校工作、办公室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外,还将在此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任务,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加强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活动,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严格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不断强化研究意识和团队协作,推动我校教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细化教研常规管理制度,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的实效。

  2、抓好校本研修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3、加强日常教研常规的管理,尤其抓好常态课等日常常规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工作任务

  1、加强理论学习: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对于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全体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及人才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教师应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时间,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并做好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的完成情况。

  2、学校将按照摸底调研、同学互听、验收考核的流程,广泛开展各类课型的.听评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诊断并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将时间、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不断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责任感与学习意识,提高其指导和管理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汇聚集体智慧,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确保集体备课活动落实到位。各教研组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认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

  4、抓实课堂教学:为实现有效的教与学,教师要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课题研究:

  (1)抓好校本研修工作。首先,从培训抓起,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走出去接受各级培训,使他们深入领会教材的精髓,同时让骨干教师经风雨、见世面、上层次。外出学习教师回来后要向全体教师汇报,做到一人外出学习集体受益、资源共享的目的。其次,切实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科、放在课堂。开展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解决学科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第三,抓住机遇把专家和特级教师请进来,为教师做课、讲座,迅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组织“教学问题研讨会”,以教材通研和课堂教学为核心,重点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的策略,并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3)制定课题实验方案,降低研究重心,规范科研管理,提升研究质量,倡导开展教学小问题研究。提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应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以转变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为切入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的监督力度。

  6、加强教科研常规工作

  (1)抓好教师读书活动。教师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要注重理论指导,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教研氛围,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本学期要做好教师读书心得评选工作,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多读书。

  (2)抓好业务学习会和教研组长例会,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涵盖教育科研理论探讨、读书心得分享、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科研课题成果交流等。持续开展专题研讨、培训讲座、专家指导和信息交流等活动。

  (3)组织好论文评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每年至少应有一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4)编辑《渠岸教研》。根据学校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设置相应的栏目,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6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计划管理

  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应从强化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管理入手,教科室每学期需制定全校教育科研计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及工作内容。在该计划的指引下,各教研组与课题组也需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能使全校教师心中有数,避免教科研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推动教科研工作走向规范化。

  二、抓实理论学习,夯实实践底蕴

  在科研中培养素养,在科研中增长智慧。教育科研工作中,课题是关键,论文是载体。营造教师学习与研究的氛围,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显著提升教师的素养。

  本学年度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加强专业建设,推动课程改革,加快内涵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应以阅读为主线开展学习活动,确保学习内容有目标、有计划、有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及时整理读书心得,并通过摘抄、随感、反思等形式,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增强阅读效果。同时,利用博客作为反思平台,激发教师的反思热情,培养其反思习惯,使学习不流于表面。教科室也将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

  三、加强课题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管理体系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核心,对于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研究能力至关重要。我校目前拥有1个区级子课题《通过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以及1个省级课题《饮食、睡眠、锻炼和阅读的实践与研究》。本学期,我们将在实验班级开展“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教科室将强化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确保其呈现出更加有序和高效的特点。我们将定期进行课题的开题、中期评估及研究资料的整理指导工作,力求在本学年内推动课题研究向规范化、系统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

  深入开展课堂研究,以课题带动课程改革。重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将科研与教研不断整合,以教科室主任为主要组织者,各课题组、教研组为主要研究力量,各学科教师为参与者展开研究实践。研究工作与学科组的教学设计、公开课、评课等活动相融合。坚持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及时研讨、改进、再实践。力争在科研引领下提升学科活动的实效性。

  四、积极进行师资培训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区、市级的各种培训活动,让教师走出学校,与教研专家、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对话。同时参与培训的教师要积极完成“个人培训学习心得”,及时对培训情况和个人感受进行总结。通过各种培训活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快骨干教师的培训步伐和力度,实现教师素质结构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教育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的角色转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五、深化校本培训,浓厚教研氛围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本学期学校将聘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教学案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进行校本研究、实施校本培训、落实校本教研的有效手段。本学期,教科室将继续深入课堂,对教师身边的教学案例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探讨,通过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片段赏析、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引导教师从鲜活的教学案例出发,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努力成为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争取成长为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促教学,本学期以市级课题的阶段性汇报为载体,充分调动学校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力量,抓实抓好下属的四个分课题及子课题的实施操作工作,在全校教师中营造科研氛围,引领教师深入教科研,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让教师成长为研究者,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的'学校。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科研管理制度:包括教科研例会制度、教学随笔上传制度、课题实施定期汇报制度、课题成果总结推广制度、教科研成果评比奖励制度等,真正落实科研兴校,使教育科研向更自觉的理性水平跃进。

  2、做好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工作,加强课题的研究力度,抓实研究过程,在深入实施过程中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汇总工作和资料积累工作。使课题的管理、实施、操作更规范、科学、有效,教师的研究更主动、自觉、扎实。

  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积极拓展渠道,帮助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高度重视教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与推广。办好《小学教科研成果集》,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总结、推广,切实为课题的实施积累过程性资料。

  三、组织机构

  1、由教导处和各科研组组成教科研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推进,充分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工作。

  2、各科研组长成立教科研工作组,具体负责分子课题教科研工作。

  四、具体工作:

  (1)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观念的转变: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就没有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因而,本学期,教导处将协同校长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确保人人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组织、有记录、有反思。

  (2)完善教科研制度,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

  为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发展,使教科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五、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教科室制定教科研计划。子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制订子课题组计划。(明确课题负责人、具体分工、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

  十月份:科研专家专题讲座,学习课题理论。

  十一月份:开展课题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中期汇报活动。

  一月份:汇编校刊《小学教科研成果集》。评选校教科研组及先进个人,教科工作总结,完成各级课题的研究阶段工作及学校教科资料归档工作。

【学校教科研活动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05-24

学校活动工作计划01-31

学校教研活动工作计划03-19

学校安全活动工作计划03-14

学校教科研年度工作总结09-14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01-24

学校活动工作计划15篇03-22

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汇编8篇04-11

学校课外活动工作计划03-08

学校活动策划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