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的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的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活动,主动探究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内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等活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准备:
4组学具、课件
学生准备:
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都在研究什么知识?能说说你们都认识了哪些三角形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出示三角形并汇报各类三角形及特点)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三角形,想不想看看?(播放大屏幕)。"咦,不好,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快听听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哦,它们为了三个内角和的大小而吵起来。"(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3、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么什么叫内角啊?你们明白吗?谁来说说?来指指。
你能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吗?(生快速标好)
数学中把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三个内角加起来就叫内角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片头1)
"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猜想验证,探究规律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量角求和法证明:
先听合作要求:拿出准备的一大一小的两个三角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量一量它们的内角,注意分工:最好两个人 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看哪一小组完成的好?
(1)学生听合作要求后分组合作,将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来并填在小组活动记录表中。(观察哪组配合好)。
(2)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
(3)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
归纳: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或接近180°。
(5)思考、讨论:
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等于180度,因为是测量所以能有误差,那么还有更好的方法能验证呢?
大家讨论讨论。
现在各小组就行动起来吧,看哪些小组的方法巧妙。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看同学们拼得这样开心,老师也想拼拼,行吗?演示课件。
看老师最终把三个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平角。是多少角?
"180°是一个什么角?想一想,怎样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如果拼成一个180 度的平角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对吗?"(课件3)
现在,我们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那么对任意三角形都是这个结论?请看大屏幕。
演示锐角三角形折角。 (三个顶点重合后是一个平角,折好后是一个长方形。)
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
1、小组探究活动,师巡视过程中加入探究、指导(如生有困难,师可引导、有可能出现折不到一起的情况,可演示以帮助学生)
2、"你通过哪种三角形验证(钝角、锐角、直角逐一汇报)",生边出示三角形边汇报。(如有实物投影,直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最好,也可用大三角形示范,可随机改变顺序)
a、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折法1中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折法2 我们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即:不必三个角都折,锐角向直角方向折,两个锐角拼成直角与直角重合即可)
b、验证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归纳: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放手发动学生独立完成 ,逐一种类汇报 师给予鼓励
三、总结规律
刚才,我们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量、剪、撕,能不能给三角形内角下一个结论呢?(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对!不论是哪种三角形,不论大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
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量的不准。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老师的大三角形内角和大小三角形内角和大呀?(一样大)首尾呼应
四、应用新知,知识升华。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它又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问题呢?
(课件5……)
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
(不可能。)
追问:为什么?
(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180°。)
有两个直角的一个三角形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问: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1、 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识的直接运用,数学信息很浅显)
2、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 ∠3=35度,求∠2的度数、
3、27页第3题(数学信息较为隐藏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思考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运用这一结论解决了一些问题。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中,常常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量一量 拼一拼 折一折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设计的设计2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写出对同桌的评价,只写优点。
2、收集有关自信的名言或广告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最近老师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有位学生向老师倾诉了内心的苦闷与疑惑――在家里,帮助家人做家务的时候经常会越帮越忙,受到训斥;在学校,由于成绩不理想,觉得同学们瞧不起自己,故意疏远他,自己常常感到很孤独。结尾他向老师询问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没有希望。
教师:有类似心理状态的同学请举手(借此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大致情况。)
出示心理测试题,请同学自测:
1、我觉得自己有不少优点。()
2、我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与陌生人相处,我很少局促不安。()
4、我的小伙伴很喜欢和我一起玩。
5、无论学什么,我觉得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学会。
6、我常常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7、我比较容易成为别人的朋友。
8、我知道有些人不太喜欢我,但我并不为此而担忧。
9、每次坐在考场上,我总是信心十足。
10、如果我做了件傻事,我会同在场的人一起大笑,不觉得有多难堪。
11、我心理觉得我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12、尽管我还有不少毛病,但我肯定能改掉。
师统计结果:有这么多的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你们一定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板书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与我们以往不同的是开始说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二、探究学习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师:作者列举了容貌美丽却依然“灰心丧气”的这一怪现象,引出自信对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
2、罗森塔尔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快速读2—3自然段,说一说。
师:大家注意罗森塔尔说的这句话“其实,我对这些学生一无所知,完全是随意挑选的。”进一步印证了自信心的神奇作用。
师:用事实开头,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设悬念,引人入胜。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罗森塔尔的实验做完后,得到了什么结论,在第四自然段中找。这个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2、怎样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心,我们看第二部分的测试题,看看这些是刚才的测试题,哪一条选否了,为什么?决定怎么做?
师:我们看第5自然段的调查结果,哪些句子采有了修辞手法,什么手法?
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可以调查自己自信心情况的测试题。
(三)怎样才能树立自信心呢?我们看第三部分。《做一个最好的你》教学设计
1、指名个人读,有几种方法?
第7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为记住这些方法,老师编了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自己喜欢自己哩
你拍二,我拍二,做好小事很重要。
你拍三,我拍三,自己喝彩勇向前。
你拍四,我拍四,坚持一下敢冲刺。
3、在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做的?
(姚明的故事、高红的故事……)
(四)结尾的部分
1、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作结尾,谁愿意读一下?注意诗的韵律。
2、这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学生试着仿写
范例1:
如果不能成为鲜花,那就当一片绿叶。
如果不能成为诗人,那就当一个爱好者。
如果不能成为伟人,那就当一个平凡者。
范例2:
如果不能成为大厦,那就当一个基石。
如果不能成为大雁,那就当一个小鸟。
如果不能展翅飞翔,那就默默行走。
三、总结:
送同学们一句话:
“自信是风,能带我们飞翔,自信是浪,能诠释我们的胸怀”。
我们的生活等待我们去学习,我们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可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愉快而且充满自信的心,需要我们坚信自信的自己将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美!祝愿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像那条小路、那条小鱼、那颗星星,永远做一个最好的你!
四、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第二课时
一、罗森塔尔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联系身边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深化认识。
1、你知道哪些有关自信的广告词,分析一下它们好在哪里。
2、说说你知道的相关名言警句,并谈谈你的认识。
三、互找优点,激发自信。
1、拿出课前写好的同桌的优点,交给同桌,并真诚的告诉他(她),他(她)其实很优秀,可举例说明。
2、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拿起笔,写在“我的视角”里。
四、别出心裁――发散思维
自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须条件。可是,不加分析,盲目自信,就会变成自负、自满,这就会给我们带来害处。
讨论:过分自信――自满、自负,带来的害处。
(可借鉴“望洋兴叹”、“龟兔赛跑”、“马谡失街亭”等故事来说明。)
五、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设计的设计3
一、设计理念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前准备搜集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
(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
2.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
1.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教学设计的设计4
教学要求:
1、了解认识桥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学生对桥的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桥的新造型。
教学难点:造型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堂课同学们画了自己喜欢的桥,画的真不错。但是,如果同学们再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2、现代桥梁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对于河两边的地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桥梁设计得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讲究美观。桥梁设计专家也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比如: 南京长江大桥 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 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 29日竣工。上海黄浦大桥、九曲桥等。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做桥梁设计专家,如果要你来设计这座大桥,你会怎样设计?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各种桥的优美姿态。欣赏图片中各种各样的桥。
(苏格兰钢架铁路桥、英国伦敦塔桥、日本现代夸海桥、立交桥……)
2、分析教材范画,范作。
① 可用多种铅画纸、硬板纸、细木条、泥土等制作。② 可用多种用色工具,合作绘画。③ 让学生说说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设计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3、学习绘画、制作方法。
㈠、学自行设计
① 构思自己设计的桥有何新的功能。② 学生画简略草图。③ 可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描绘。
㈡、同学之间可相互合作完成制作。① 进行制作的同学分成各小组,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构思所设计的桥。② 考虑怎样制作,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三、布置作业
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画自己幻想中的新桥,造型功能有新意,也可以帮还没造好的一些大桥设计,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用你们的巧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四、学生练习
播放音乐,老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成为桥梁设计专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错。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板书:
绘制方法①构思 ②草稿或制作 ③涂色
教学设计的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服装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缜密的思维习惯和对文化艺术的喜爱。
教学重点:
动手设计服装,培养设计意识。
教学难点:
设计主题明确,有自己的风格,攻克制作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服装课件、各种彩色纸、报纸、及各种废旧材料、(废光盘、、毛线、气球、塑料袋等)剪刀,铅笔、彩色水笔、胶水、双面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把所带的材料归类放整齐,我们同学在裁剪衣服遇到困难,老师示范:
二、学生作业:同学们进行大胆的创意,没有特定的要求,学生自己想怎样设计就怎样设计,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画出服装效果图然后组长安排大家有效分工、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意,集思广益,发扬合作精神。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指导(30分)
引导学生注意设计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而不要只把重点放在样式上,突出个性。
清理现场
三、请模特闪亮登场进行服装展示:师:经过设计师们紧张的工作,我们的最新款的服装就要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请欣赏小模特的时装表演。(播放音乐)
欣赏完表演
现场采访:
请小组代表谈谈这些服装你的灵感来源于哪?设计理念、意图是什么?
学生现场说:来源于( 民间剪纸 、 盛开的花朵 、篮子的穿编 、瓷器、京剧脸谱等等 )
请同学们评价评价(颜色、款式如何)
老师为同学们各具特色的服装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造型奖、绚丽夺目奖最佳风采奖、最佳模特奖等等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收获感受和收获?
1、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2、穿衣需要和谐搭配
3、只要有好的创意才能有好的作品
四、总结:今天我们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服装,这些服装张扬了大家的个性,只要我们能象今天这样勤动脑、勤动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还有我们要低碳生活,合理运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同样能制作出精美物品来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课容量很大,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们活起来也极为重要。
此课已经上过,证明行之有效,自感效果很好。学生们课堂活跃、勇于参与让我振奋,他们的创造力让我惊喜。这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题材新。服装设计时尚,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它打破了以往以技能为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服装艺术的发展,使服装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中挖掘出服装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二点是课前准备充分。为此,我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历史资料,课件的制作,材料的积累,教学过程等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周密的考虑。
第三点是整堂课中合作性学习尤为明显。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分组合作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想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是有差异的,合作学习既可以尊重他们的个体对事物的感受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相互磨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充分的'发扬了团队精神。
第四点是学生的作业效果。每个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效果都不错。每个组的作品都与众不同、各式各样,有的同学还加了许多装饰物,每套服装上都有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我感觉到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合作的精神在滋长。
在第五点学生的构思由本班服装展开,在感受本班服装的同时,学生更能有针对性地评说,而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模拟制作提供了雏形。教师的范作,又无意中给他们以制作的方法提示,加上剪贴的方法简单又易出效果,学生容易带着兴趣操作。合作学习是很必要的,教师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能互相影响,使构思更丰富,更精彩,同时能培养其美术的综合、协调能力。
教学设计的设计6
[教学目标]
1、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能够设计出各种漂亮的图案。
2、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
3、自己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纸、剪刀、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在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一些很漂亮的图案,知道它们是怎么得到的吗?
课件展示图案。
师: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同学们,还记得哪些现象是轴对称,哪些现象是平移吗?
学生讨论交流。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制作这些漂亮的图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一起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四张图案。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四幅图案分别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得到,然后集体讨论。
预设:生1:这些图案都由几个相同的图形,平移后拼接在一起得到的。
生2:可以按照以前学的轴对称图形的剪裁方法剪出几个一样的图形,然后再平移拼出这样的图案。
生3:同时还需要剪一个正方形,把这些图案贴在上面。
2、动手操作。
(1)每人发两张纸,按照刚刚讨论的思路进行设计,分别剪出一个正方形和像教材中的那些图形,然后贴出喜欢的图案。
(2)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3)拓展想象,鼓励学生用前面剪裁的那些图形,试一试自己设计一个图案。
(哪些同学制作的图形一样?把它们拼在一起看一看。
3、作品展示、评比。
通过欣赏各个小组同学的作品,根据评选标准,评选出你认为好的.作品及“优秀设计师”。
三、课堂小结
利用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的方法设计的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能不能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设计出更美丽的图案呢?课下的时候一起来研究。大家真是太棒了!创造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希望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用美丽的图案装点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的设计7
课程名称:创意设计素描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学 时:6╳10
教学目的: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培养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利用各种材质,不同手段,以素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客观现象(物象)。
教学重点:超越、突破传统的创造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新的材料、新的手法,联系设计性,实现新的素描形式的表达。
教学方法:深刻理解,学会感受生活。欣赏优秀作品,理论联系实际,写生联系创作。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1-1893-0
学时:6╳10
第一周 创意设计素描的认识欣赏
创意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素描学习,不以写实再现为最终目的。写实再现式现代素描以锻练画者的观察能力为主,要求正确观察,忠实再现,讲究严格的形体、结构空间的表达和熟悉的素描技巧。创意素描突出发散性思维意识,强调主观设计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现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审美意识,将装饰图案、设计、素描、新材料等因素妇;叠加处理,形成新式的一种素描样式。不论是传统素描还是设计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更独特的感受,用情感将感受包装和美化,利用传统的绘画手段,表达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欣赏图片: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新素描
学习过程:
一、 静物写生准备
二、 画具的准备、绘画材料的尝试
不同材质绘画媒介的使用
写生静物安排:《酒瓶系列》无背景、不同形状、质感的酒瓶。
要求:不使常规传统的素描工具铅笔,扩媒材使用范围,不单一表现空间为目的,突出创意设计性,为日后几周写生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
三、 再现客观真实到再现心理真实的认识。利用自然物象的真实细节,表达自己主观思想意识,首先是真实的描绘。但在真实的背后,有着更丰富、更有哲理、更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要突破和重建真实的真实。
四、 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大胆尝试。艺术要善于把特定物质材料变成艺术形象。凡是真正的创造,都应该具有独创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共器。把材料与要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尝试多种素描材料并置。
第二周 创意设计素描 静物写生
“不同形状物体的组合”
注意:高低、大小、粗细的变化
方法:利用拉长变形、水墨灰条等材料的特性,打破传统的写实方向,突出趣味性、个性等独特韵味和表现。
参考:莫兰迪静物、塞尚静物、夏俊娜等等。
第三周 创意设计静物素描
“生活用品的组合”
提示:柔轻、厚重、华丽、俭冼。抓住客体背后的感情表达,比如:病态――如何表现,消极、郁忧、歪歪扭扭、面黄肌瘦,凡是可以和病态相联系的所有词汇可以表现的意识。比如:蒙克(表现主义画家)珂勒惠支、凡高。
第四周 写生用品的组合
介绍: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努力寻求物体的体积感和坚实感,并着意强化画面自身结构,以达到揭示物质本质的视觉效果。一幅画的主要特质不是透视而是结构形式,感受自然时深刻比平面更为重要,成为后来立体主义画家解构形体的理论基础。
为强调立体和空间,在达到更加理想的画面效果,往往有意改变自然对象实际的空间效果。
凡高的画风曾受到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和启发,强烈肯定。简陋的陈旧,质朴的人物,略显夸张的表现手法,遒劲起伏的形体变化,可以感受到他那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倾向。画家后期作品受到精神变化的影响。作品中扭曲的线条、茫然的神情,折射出画家对生命的热爱与眷念。
创意设计素描对我们的提示:真诚、敏锐的感受,机智、热情的表现。(生活感受的重要性)
(生活用品的组合写生包括废弃的无用的等等)
第五周 材质多样化表现设计性
写生联系创作
“干花系列”
要求:
1、 写实方向(超级)
2、 写意方向
3、 表现方向
4、 抽象方向
5、 立体主义方向
6、 材料试验方向
7、 综合性考虑近现代绘画理念的借鉴使用,突出新意,不要求完整、完美性。
第六周 问题情况总结
一、关于表现
创意素描要求:在思维层面上摆脱传统素描对其训练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热情,灵活学生思路。具体表现方法可用两种:
1、 内向 要在素描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自律性上做文章,广开新的思维形式和新的表现形式,从被动的、冷漠的、机械的再现物和变为彻底 实现情感的、激情创造新的物象。主动地运用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物象。
2、 向外就是扩大素描表现的选取对象,从多元化、多方法去发展,发现更多新的表现形象和视域。
二、关于媒材的运用
只要能表现出好的素描形式,什么材料都可以使用。
三、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既统一又是对立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关于形式美的因素以:
1、 点线面的因素
点是一个宇宙,线是道路,面是意义。
2、 构成的形式因素:多样统一的形式.、节奏与韵律的形式、提炼与概括的形式、材质与肌理因素
3、 道具选材的因素
五、关于创意静物素描的人文性、思想性
素描的独特性不是产生于准确的模仿自然中发现的形式,也不在于耐心地堆砌敏锐察觉的琐碎事物,而主要产生于画家对他选择的客体所抱的深厚感情,从而使素描从表现外表到表现内在,从表现物质转到了表现精神。
一个画家一应只画眼前看到的东西,而应画他心中看到的东西。如果他心中什么也没有看到,那应该放弃他眼前要画的东西。
六、 用真实的表现手法赋予抽象物体以新的内涵,使没有生命的物体变成有思想、有艺术生命的物象,这时艺术形象才获得了确定性和明确性。从物体到物象的表现过程是从传统到不断创造加工使之成为新具象艺术的过程。
七、 在欧州艺术家几乎用遍了当今一切可以用做素描的材料工具。诸如:复印机、电脑、摄像机、物理与化学材料以及拓印、影印等。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不是来自于画室,而是来自于科学实验室。就绘画而言,今天的素描艺术已是一个广义词,与人们传统习惯上的有相当差异,艺术也需要实验。
欣赏:画家莫兰迪作品、毕加索、塞尚、保罗克利。
教学设计的设计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有一种植物,它既不高贵的,也不是最美丽的,它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2.见过夹竹桃吗?(见过夹竹桃的同学一般来说较少)
(出示图)
3.那位同学,借助课前的预习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夹竹桃?(指名简单介绍)
师总结:夹竹桃是一种常绿灌木,叶片像竹,花像桃,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4.同学们,夹竹桃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但在“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却有着别样的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季老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夹竹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默读课文。将你看到的夹竹桃用笔画下来。(生默读圈画。)
2.交流。(板书:美妙、有趣
一声不响,迎风吐艳
花影迷离)
3.出示词语,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指名读词。)
三、感受色美
1.在作者的眼中,夹竹桃是奇妙的。同学们,文章哪一节写出了夹竹桃的奇妙?
2.出示第二节,读了这一段,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画面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4.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真让人喜爱,谁用你的朗读将这美妙的画面表现出来?(指名、齐读。)
四、细品“韧性”
同学们,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让我们走进一墙之隔的大门内,欣赏那一声不响、迎风吐艳的夹竹桃。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第四节,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夹竹桃的与众不同。(可以读一读、圈画圈画、做做批注、也可以同桌小声交流)
生自读感悟
【一品韧性】
1.好!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
A『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一声不响:夹竹桃就是那样地默默无闻。
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默默无闻的夹竹桃一年三季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连续不断地竞相开放着。
B『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谈谈你的感受
无日不:每日这是一个双重否定。
既然每天就是“无日不”那我们干脆就把“无日不”换成“每日”,你们觉得好吗?
无日不,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谁来将这强烈的语气读出来。(指名)
同学们,(点红: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管怎样的环境,夹竹桃始终如一。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像夹竹桃一样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人或物?请你仿照课文用“无日不”说句话。
C『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一直、一直、无不:开花时间长。(板书:常开不败)
同学们,从春天一直到秋天,陪伴夹竹桃开放的都有哪些花?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出示)
老师想请三个女生分季节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她们地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看到了许多的花,有多少种花?(很多)多到了什么程度?文中有个词语叫——应有尽有。
花很美。
3.多美的庭院,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段读一读。(指名)
4.同学们,作者写庭院中这么多美丽的花,他的目的是什么?(衬托)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节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觉得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总结:同学们,尽管庭院中的花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一年三季,常开不败。多么有韧性的花。(板书:韧性)难怪作者那样喜欢它
如此有韧性,难怪作者那么喜欢它(出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二品韧性】
1.同学们,其实季羡林先生如此喜爱夹竹桃的韧性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季羡林先生。同学们课前也一定搜集了许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哪位同学来交流交流。(指名交流)
2.是介绍季羡林人生的艰苦历程。
3.同学们,正是这夹竹桃般坚忍的品质支撑着季羡林老人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季先生仿佛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5.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看着这坚韧的夹竹桃,季羡林先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读:『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品“韧性”】
1.同学们,此时此刻,对于“韧性”这个词,你的心中一定有你自己的理解了,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首诗,将你心中的“韧性”表达出来好吗?
2.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夹竹桃美妙之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六、作业
背诵课文第四节。
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的设计9
第一章 文字的发展史
一、文字的萌芽
人类在文字萌芽之前,普遍经历了用实物来标记和传递信息的阶段。 结绳——用绳子作结,来帮助记忆事情的大小、多少。(中国、南美洲)
贝带——用绳子或树皮纤维穿上各种不同的贝壳,记载事情,传递消息。(南美洲)等等。 文字的萌芽得益于图画。而这种萌芽中的文字又可以分为: 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
岩画:包括岩洞、山岩和其他处所具有表意作用的石壁素描; 文字画:它使图画开始走向原始文字。
车宴部落部落父子汇款信:父亲托人带信给儿子捎去银元53元。两个“鳖”表示他们都以鳖为图腾,53个小圆圈表示53元,父亲口中有回曲的线条表示叫儿子“回转”。
二、文字的成长时期
在图画记事的基础上,用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代表语言中的词,这样就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表形文字。表形文字在字型上保留了对实物直接模拟的特点。
现在全世界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文字体系,推本溯源的话,有四个互不关联的发源点:
(一)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文,意为“两河流域”,即西南亚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平原,曾建有巴比伦、亚述等古国。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文字”。多刻在石头泥版上,笔画呈楔型。
(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三)中国的汉字
汉字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文字,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它起源于象形文字。早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状态的文字符号就已经出现。
汉字:从甲骨文到现行的楷体,期间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
1、甲骨文、金文→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的文字政策,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奠定了汉字“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隶书
至此,汉字的图画意味完全消失。
(四)中美洲的图形文字
三、文字的发展时期
(一)字母的传播
公元前1300年,居住在地中海东岸北部的腓尼基人,主要依据古埃及文字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共22个。——腓尼基音字母。
公元前一千年前后,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将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希腊表音字母。
公元前七百年罗马人又将字母演变为现在的拉丁字母。——罗马字母。
(二)汉字的演变
1、篆书:它包括商周的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的文字、秦小篆。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即
1 钟鼎文)。后来还出现了镏文和石鼓文。以上早期文字统称为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所统一的文字叫小篆。
2、隶书:隶书的出现,是为了加快书写的速度。是汉字一种比较简便易于书写的字体,它出现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隶书将篆书的笔画减少,将圆匀的线条截断,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
3、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正楷”。楷是法式之意,楷书萌芽于西汉,魏晋以后盛行。楷书是隶书的定型化,它把隶书的波势挑法变得平稳,把隶书的慢弯变成了硬勾,把隶书的平直方正变成了正方形,成为直到现在还通用的字体。
4、草书
草书是为了快速书写的要求而出现的。草书作为一种字体而具有其名,是东汉章帝时的事。章草保持有隶书的笔势,比隶书简易,有些点画有所省略。
5、行书
行书兴起于东汉,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的书写速度比楷书快,但又不象行书那样难以辨认,兼有楷书字形易识,行书书写快捷之长。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洋文化的影响,汉字的文化圈逐渐萎缩。只有在汉字的发源地中国,汉字的地位依然稳定,在中国人看来,方块字已不仅是文字符号,它承载了大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比欧洲人更加珍爱祖先传下来的这些文字符号,在它们身上倾注了无比深厚的民族感情。现代,汉字不仅与计算机紧密相连,而且用于艺术设计,更扩大了汉字的应用范围。
第二章 字体设计的方法
一、字体设计概述
(一)字体设计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字体设计是平面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字的形象进行艺术处理,以增强文章的传播效果。 视觉形象的符号:实用性——识别性
艺术性——美观性 方块字和拼音子
方块字——一字一意
古:旧
出:从里面到外面 拼音字——字母本身只表音不表意
(二)这两种不同类型文字的特殊性表现在:
1、字素不同
是指构形的基本结构成分
方块字在记录语言的过程中直接面对的是语义,每一个语义都有与之相配合的视觉形象;拼音字母直接记录的是语音,通过简单的音素符号的组合,使之有效地完成记录语言的使命。
2、字素拼合方式的不同
以汉字为主的方块字字素的组合会随着组合伙伴的增加而缩小其占有的位置。拼音字母的大小是恒定的,只是其组合后的单词的长短起了变化。简单地说,前者是框形不变,个体改变,后者是个体不便,框形改变。
3、字、单词编排方式的不同
汉字的字与字之间不仅可以左右横排,而且可以上下竖排。拼音字的字母与字母之间,一种是左右横排横放,另一种是先横排在竖着放。
4、符号的性质不同
汉字除少数表音字(假借字)外,基本上都是有理性符号,因为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其词义来。“男”字从田从力,男人从田这劳动,是个会意字。
“女”字从甲骨文看象女人两手相交,描绘出女人的特点,是个象形字。
拼音文字则是一种无理性的文字,这是因为它们是表音的符号,我们只能从各自的音节上去记住
2 这些无理性的文字。英文的man和 woman为什么分别表示男人和女人,没有理由可说,在这几个字母上也找不到和男人、女人的任何联系。
书法就是文字书写的技法。
在东方文化中,书法是最精粹、最受尊崇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艺术技巧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完美结合。而在西方,书写主要是为了日常交流,由于书写方法采用了单纯的笔和墨,加上有限度的技巧,文字美的形式更多地走向装饰趣味的方向,而不如中国书法千变万化,多彩多姿。
书法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它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我们所说的字体设计,与书法艺术不是一回事,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字体设计要注重吸收书法艺术的成果,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容,提高字体设计的艺术效果。
(三)字体设计与印刷体
印刷术是通过压力复印图文的技术。早期的印刷术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称为“雕版印刷”。到了宋代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采用胶泥烧制成一个个单字,这就是“活字印刷”。1440年德国人谷登堡创造了铅合金活字印刷术,被认为现代印刷技术的开拓者。
就字体而言,作为“手书体”对应的概念,“印刷体”特指以几何线形组合的字样,包括在手写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并保留手书体风格的字体。印刷体是字体设计的基础,而字体设计则是印刷体的发展,它们构成了字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书法——艺术门类的一种,印刷体——科学技术的体现。
(四)字体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版面文字的视觉化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如何透过恰当的字体设计,使图文的阅读顺畅舒适。也许是由于字体是记录文字的有形媒介,是传达文字内容的“隐性”载体的缘由,而常常出现被疏忽、被看来似乎无足轻重的现象。
为了扩大企业和商品的影响,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和商品形象,已普遍采用对商品名称和企业名称进行标准化字体设计的做法,也就是“专用组合字体设计”,它使一组字体融为一个整体,并经过注册后,其他的厂家不能随便使用,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商标的一部分——标准字体。
第三章
字体的绘写
一、汉字的基本字体
汉字的基本印刷字体发源于楷体,成熟于宋体、繁衍出仿宋、黑体及现在的多种字体。
我国印刷行业曾长期从日本购进宋体和黑体字模,日本则引进了中国的仿宋体和楷体活字,这种交流使两国的印刷字体至今仍保持相近的风貌。就目前来说,常用的印刷字体大致有以下四种:
1、字体的特点: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如刀,捺如扫。它在起笔、收笔和笔画转折处吸收楷体的用笔特点,形成修饰性“衬线”的笔形。
2、黑体的特点:又称“方体”,横竖等粗,笔画方正,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体是受西方无衬线体的影响,于20世纪初在日本产生的印刷体。
3、仿宋体的特点:虽然与老宋体有些相似,横竖笔画几乎一致,壁画两端有毛笔起落的笔迹,竖画直而横画略向右上方上翘3度左右。
4、楷体的特点:是传统的楷书在印刷字体中的延续,它笔迹有力,粗细适中,字画清楚,易读性很高。
此外,隶书、魏碑等现也都有成系统的印刷字体。 二.绘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一)字型匀称
汉字虽统称方块字,但因为字和字在结构上个不相同,笔画简繁不一,其形体也多样复杂。但有一个处理原则必须遵守:就是“满收虚放”,即满的一边要向内收,虚的一边要向外放,这样才能使方块字的形体大小匀称。
(二)结构严谨
字都是由笔画(线条)构成的,而汉字大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部分(部首偏旁)构成,在绘写时必须注意:
1、中线为准,左右平衡
2、上紧下松,上小下大
在同一个字内,字上部的结构要略微紧凑一点,下部的结构要略为宽松一些;同形且上下重叠的两个部分,上部的要略小一些,下部要略大一些。笔画多的部分,要多占些位置,笔画少的部分应少占些位置,而不能机械地进行均等的分割。
3、有争有让,适当穿插
笔画多的部分,要多占些位置,笔画少的部分应少占些位置,而不能机械地进行均等的分割。另外,字的左右两部分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要互相有所穿插。互相穿插与有争有让又是紧密联系的,必须有争有让才能作到适当穿插。
4、笔画精当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零件”,笔画是否精当,对于汉字的造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做到笔画精当,就要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
1)笔形
不同字体的笔画,其笔形各不相同。 2)位置
笔画的位置要适应结果的需要。 3)长短
笔画长短有度,参差有序。
4)粗细
在同一个字体里,笔画的粗细虽然大体上差不多,但却有变化。
三、拉丁字母的基本字体
第四章 字体设计的方法
一、笔画性变化
抽象的点、横、竖、撇、捺是构成笔画最必须的元素,而笔画又是构成字体的最基本单位,即:点、线→笔画→字体,因此,字体设计首先从笔画开始。
(一)笔形变化
对笔画的形态做一定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在基本字体的基础上对笔画进行改变。
1、运用统一的'形态元素
2、在统一形态元素中加入另类不同形态元素
3、拉长或缩短字体的笔画
(二)笔画共用
既然文字是线条的特殊构成形式,是一种视觉图形,那么,在进行设计时,就可以从纯粹的构成角度,从抽象的线形视点,来理性地看地看待这些笔画的异同,分析笔画间相互的内在关系,寻找它们可以共同利用的条件。借用笔画与笔画之间,中文字与拉丁字之间存在的共性而巧妙地加以组合。
二、具象性变化
根据文字的内容意思,用具体的形象代替字体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笔画,这些形象可以是写实的或夸张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识别性。
(一)直接表现
运用具体的形象直接地表达出文字的涵义
(二)间接表现
借用相关的符号、形象间接地隐喻出文字的内涵。
(三)装饰性变化
在文字笔画之外添加图形,或者将笔画延伸并与图形接续,或在笔画的实空间里填充图形,这都是一种装饰性字体设计的方法。由于添加的图形没有使文字的原形改变,也不影响文字的阅读,反而会因为这些装饰方法而丰富了文字的内涵,因为可以通过添加的图形,渲染或烘托文章的含义,直接地或间接地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容。
第五章 字体设计的应用
字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它用于具体的设计项目中,通过设计后的字体的独特视觉语言,使所应用的对象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一、字体设计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字体设计在标志设计的应用中是最为广泛的,国际化的知名品牌较多采用文字形式的标志。
二、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容器类的包装多采用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多以标识的形态出现,中文书法字体在包装设计中应用会使产品具有浓厚的古典气息。
三、字体设计在装帧设计上的应用
文字是出版物的主要信息元素,因此字体设计在装帧设计中广泛应用。
四、字体设计在主题设计中的应用
字体设计成为一些主体的设计竞赛级活动中最常用、常见的表现形式。
五、字体设计在广告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的设计10
教材分析: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扩大经验范围,了解这些用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在欣赏、对话、交流中,让学生由最初对设计的表象描述,自主进入到与设计内在表现语言的对话,在探究中懂得设计艺术需要创意,而创意的形成需要想象。
2、教师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出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内涵。这种情境的创设、情感性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教学的创造目标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等。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冷暖色、对比、协调等)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去设计身边的物品,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有好的设计。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设计”。
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描述。3、能将本课所学的设计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1世纪什么最金贵?——人才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培养设计师的课。——身边的设计
二、新授
1.你知道什么是设计吗?你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设计吗?
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地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满足人们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审美需要.
2.感受设计设计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时给生活带来了很美的视觉享受,当你还来不及去注意它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在改变你的生活了,一个很出色的设计,将会推动生活的进步,引导着生活迈向简便、合理化、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说好的设计始终是在引导和改变生活。
3.了解设计的目的
我们已经知道: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满足人们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审美需要.如果你是设计师那你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写在问卷纸上)
将学生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归纳:实用、造型新颖、外观美观……
实用是最基本的,但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多个要求。
分析:灯、垃圾桶、书包、椅子(两层图片,第二层是对比,)
基础设计能满足人们实用的需要,优秀的设计能满足人们的多个不同的需要。
4.拿出自己带来的没有设计感的物品
介绍给同学,分析说出它的设计目的。
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便、合理、科学与艺术
5.再来看几张图片
发型设计、概念汽车
杰出的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灵感与创新意识的。
6.山寨设计剽窃别人的设计,没有自己的独创性。
三、布置作业
今天课上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都已经扎下了一颗设计的种子,回去后可以继续培育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
用今天学到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意设计练习
教学设计的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既有令世人称奇的人文景观,也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色。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二)视频欣赏。(配乐朗读课文,并配以桂林山水的画面。)
(三)层层探究。
围绕文章的中心“桂林山水甲天下”。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等问题,层层深入组织教学。
1、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找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哪一句写了漓江水的特点?(找学生读一读)写出了漓江水几个突出的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是什么?然后交流自读情况,了解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2、在归纳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基础上,逐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写漓江水这三个特点的。
通过相应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加深课文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3、齐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不直接写漓江水的特点,却写“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写法:通过对比,强调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
(四)学生自学。
教师在领学第二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带着下面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段。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2.第一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读。
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学习桂林山的特点。之后再全班一起交流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桂林山“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是什么意思?
(五)学生谈感受,并在此基础上齐读最后一段,了解作者的感受。最后教师配乐,指名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六)总结全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进一步了解本文的结构,及相关知识点。
(七)布置作业
1.把描写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的句子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水:静 清 绿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奇 秀 险
教学设计的设计12
教学目标:
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一期节目是: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主讲人是辽宁师大文学院王卫平教授。那一期节目给与我一名语文老师太多的思考。和一切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拥有许多的导演、演员、读者、观众、批评家,人们喜爱《雷雨》,但又误解曲解着《雷雨》。今天让我们用生命视觉来理解《雷雨》。
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二、提问:那么什么叫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指剧本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人物内心的各种动机之间的抵触、磨擦和撞击。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是构成戏剧冲突最基本的内容。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都是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在本质上是性格冲突,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遭遇由于相互的差距而产生的抵触、摩擦和撞击。
三、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研究探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戏剧冲突。
咱们分组探讨。每个人研究你感兴趣的一道题(注意在课文中寻找依据)。
(1)探讨: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周朴园对埋藏在记忆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抛弃侍萍?他深情的怀念侍萍,他爱着侍萍。他的心目中侍萍是一个很美好的人,他的爱是一种很原始、很单纯的、不理智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地位身份。他抛弃侍萍正是由于这份原始的美好的爱情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对抗的,他的性格是妥协。所以三十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在于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2)探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后,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什么?为什么他不想提旧事?他深爱着记忆中的侍萍,但饱经沧桑的鲁侍萍出现在现实中,他所处的环境不能够再提旧事,不提爱情。他变得很冷静,很理智。所以他不想提旧事。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这依旧是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3)探讨:鲁侍萍为什么向周朴园说出真相?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情感是什么?
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我总是觉得这份美好的爱情也是她坚韧地活着的理由。但是这份爱情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她的内心还有对周朴园的恨。
我们来看看曹禺是怎么谈《雷雨》。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凤与周萍的遭遇和他们的死亡来解释,因为他们自己并无过咎。)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字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么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够自己主宰。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机遇或者环境的捉弄。
2、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自然环境:郁热。暗示着人物的心理、个性、生命状态等。播放大屏幕。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这样说:文章多次出现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致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一种情感的郁热中——欲望与追求中。但所有人物所有的情热(欲望与追求)都被人的残酷命运压抑着。
曹禺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就是我性情中的郁热的氛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人们会时常身不由己的回归原始野蛮的路,不是爱便是恨,不是恨便是爱,一切走向极端,要如雷雨一样轰轰烈烈,中间不容许有一条折衷的路
3、下面让我们激情表演朗读一下文章的两个片断:
(1)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她叫侍萍。
(2)你来干什么——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4、屏幕显示:曹禺自讲述写作《雷雨》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我才明白我正沉浮在无比惨痛的人海中,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细地望穿这些叫做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么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性是复杂丰富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在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是愚蠢。
分组讨论:(1)周朴园是怎么一个人呢?不幸者
(2)鲁侍萍是怎么样一个人?不幸者
5、学生讨论:你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了什么感情?
《雷雨.序》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意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睛不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屏幕:尹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曹禺研究专家)这样说:《雷雨》中充满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无可柰何的悲哀,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对热情与激情的憧憬。当我阅读《雷雨》的时候,往往被互相对抗互相搏斗的力量所打动,一种是人的热情与追求,一种是人与命运不可放弃的对抗。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沉重浑厚但又光彩照人。可惜的是,曹禺戏剧的生命质感在那个阶级斗争的社会语境中慢慢被淹没、被扭曲了,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要匡正什么、讽刺什么、攻击什么。然而在起初,逗起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写作《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后来当曹禺在朦胧地追认自己的《雷雨》的主题是表现封建专制大家庭的罪恶的时候,他就开始自觉用社会的共同视觉来代替自己的生命视觉,逐渐他的剧作开始与当时的多数作家的创作趋同了,以致于他后来的作品都没有达到《雷雨》。曹禺晚年也叹息:明白了,你却也残废了,这也是悲剧,很不是滋味的悲剧。
四:小结:《雷雨》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生命,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感情。让我们每个人用一名话总结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爱情是一朵美丽的脆弱的花,青春是一个美丽的伤感的记忆。
五:自己欣作业赏阅读四幕剧,写一篇评论文章,分析能够让你感撼的一个人物。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你的观点会更趋于正确。
教学设计的设计13
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方案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
(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设计的设计14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奥特曼(贴出奥特曼图)。他听说一⑼班的同学聪明又能干,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今天也来我们的教室跟我们学习拼音。大家欢迎吗?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也帮他学好拼音。
二、学习韵母
1、请出韵母宝宝ao,学习ao:
师:奥特曼刚才悄悄告诉老师他的名字的第一个字“奥”就是他想认识的.第一位拼音朋友,你们知道这位朋友是谁吗?(板书:ao āo áo ǎo ào)。.指名认读、跟读。说说发音特点。.标调读(师:给它们送上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一起读读、打乱次序读、开火车读。(师检查、正音)
师:奥特曼请老师带来了一面旗,谁能告诉老师是什么旗呢?(出示奥运会的会标——五环旗)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祖国北京举行,全国人民都很高兴。奥运会的“奥”就是这些拼音朋友中的哪一位呢?(请学生找出带调ào的卡片)
2、请出韵母宝宝ou,学习ou:
师:刚才,我们跟韵母宝宝ao这么亲热,韵母宝宝ou也急着要跑出来跟 我们交朋友。(板书:ou ōu óu ǒu òu)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认读、跟读。说说发音特点。.标调读(师:给它们送上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一起读读、打乱次序读、开火车读。(师检查、正音)
师:听说奥特曼来我们班做客,老师去菜场买了好多菜准备中午招待客人,可是,有一种东西老师忘了它叫什么名字,谁能帮帮老师?(出示莲藕实物)“藕”就是这些拼音朋友中的哪一位呢?(请学生找出带调ǒu的卡片)
3、请出韵母宝宝iu,学习iu:
师:(做接电话动作)奥特曼来电话了,他说他跟我们学拼音很快乐,想跟我们继续认识新的拼音宝宝。瞧,韵母宝宝iu 也急急忙忙赶来和我们交朋友了。(板书:iu iū iú iǔ iù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认读、跟读。说说发音特点。.标调读(师:给它们送上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一起读读、打乱次序读、开火车读。(师检查、正音)
师:奥特曼和小朋友成了好朋友,现在想来采访大家:你们夏天最喜欢什么活动?(出示游泳图)瞧,这两位小朋友游得多快乐呀!“游” 就是这些拼音朋友中的哪一位呢?(请学生找出带调的iú卡片)
4、识记ao ou iu:
师:(做跟奥特曼说悄悄话的动作)刚才,奥特曼有点不好意思地跟老师说,认识了那么多韵母宝宝,他有点记不住。同学门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奥特曼记住这些韵母宝宝吗?
(学生方法:多读几遍,多听几遍,多写几遍,贴在墙上经常看,打到电脑里放大强化记忆,编句顺口溜。顺口溜:棉袄、棉袄,ao ao ao; a在前o在后,ao ao ao; 奥特曼来了ao ao ao;莲藕、莲藕,ou ou ou; o在前u在后,ou ou ou;海鸥飞翔ou ou ou;鱼儿游游iu iu iu iu……)
过渡:奥特曼跟小朋友学到了不少知识,很高兴,想送给小朋友一件小礼物。(赠礼物,表现最好先得到,下课以后大家都有。)
三、巩固练习
1、带调拼音卡片ao ou iu打乱次序一起读。
2、师生搭配念顺口溜。
3、游戏活动:
摘苹果,师生搭配念顺口溜,指名学生认苹果,认对了,送苹果。如:iū iū iū 什么iū?
四、书写指导
ao ou iu的四声。
五、板书设计
ao ou iu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教学设计的设计15
一、课程性质
秘书实务是我院文秘和法律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行政管理工作能力之人的重要一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职业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具备文书处理与写作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会议组织与服务能力和商务活动能力。
该课程与应用写作、档案管理、公共关系等课程相辅相成,构成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群。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办文、办会、办事的业务处理能力。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现场仿真教学模式。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掌握秘书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使学生掌握文书处理与写作技能;
3、使学生掌握办公室事务处理技能;
4、使学生掌握会议组织与服务技能;
5、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技能。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通过对秘书人员岗位的调查和详细分析,以秘书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理论知识 秘书基本要求
1.秘书职业认识
2. 秘书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实训 秘书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分配表
秘书职业岗位能力及教学模块
职业基本能力
秘书职业核心能力能力模块教学模块实训项目
接待能力接待工作日常接待
宴请接待
信访工作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信息工作信息工作
调研能力调研工作
沟通与协调能力沟通与协调客户沟通与协调
客户服务
办公设备使用能力办公设备使用办公设备使用
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办公室事务管理活动安排
商务旅行计划
接打电话
值班工作
文书处理与写作能力办文工作文书的处理
会务组织与服务能力会务工作会议方案制订
会场布置
会务服务
会见与会谈安排
商务活动安排能力商务活动工作签字仪式
庆典活动
新闻发布会
五、教学模块实施方案
秘书实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秘书基础教学案例
2.秘书实务案例分析
3.秘书实务案例小报告
4.秘书学简短的案例分析题
5.秘书实务案例与答案
6.秘书的知识结构秘书必备6篇
【教学设计的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7-11
小学美术《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6-19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生命教学设计01-28
科学教学设计02-05
细菌的教学设计 11-07
课程教学设计11-08
白杨教学设计11-08
争吵教学设计11-13